刘合斌带儿子看中医
清明前后,小孩也感冒了。因为小孩从小就体格弱小、体质过敏等特点,最后我决定还是带小孩到天津一附属中医院看大夫。一楼挂号,找了一个内科主任医师。二楼看病,主任医师房间门庭若市,患者排起长龙。小孩高烧39度,为尽快缓解身体的病痛,临时改成副主任医师就诊。这个副主任医生态度很好,慢条斯文检查完口腔后,开单子验血。二楼缴费、一楼验血。报告20分钟出来后,再到二楼找大夫就诊,大夫很认真地开了三副中草药,2盒口服液,1盒头孢,1针退烧针。一楼打针,二楼取成药,三楼取草药。中西药并举,双管齐下,三百元不到,看一次感冒,前后二三个小时还算不错。
遗憾的是,现在的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不管挂号、缴费,还是问诊、取药都要慢慢排队等待。大多时间消耗在排队等待中。到医院就诊最怕的就是上下楼不停地折腾,累!
回到家中,按照大夫的嘱咐煎熬草药,这次看到的草药竟然都“改头换面”了,全部是新包装,每种草药都炮制后,经过自动切片机切如花生米或大豆样大小的饮片或颗粒;花、叶、草本药物切如0.5cm长之短节;矿物药物研为细粉末,或提炼为晶体,或炼为丹;小的果实、花、叶、动物随其自然大小。包装袋采用聚乙烯等供包装食品用的塑料,封闭好后包装袋上注明药物名称、等级、净重量、生产包装日期、保质期、干燥度、特殊的药物出产地(如河泽牡丹皮、雅安黄连、秦地的当归)、批准生产此药的文号、厂名厂址及电话号码、配伍禁忌及使用注意,特殊的用法及煎服法。直接由各级批发商输送到医院销售。这种方法,好!至少不用担心司药者拿错,也不担心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没有想到中医药也开始标准化了,可喜!欣喜之余,感到这些包装有些粗制滥造,没有档次。
开始煎熬药前,必须逐一剪开这些大大小小的塑料袋,费了不少时间才把这些草药堆积起来。回头一看,桌面上白色垃圾堆立马诞生。我纳闷,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商场使用塑料袋,为什么中医院一起步就是塑料袋呢?难得就不能采用无毒无味的纤维纸做包装吗?!
从全球对中草药的需求情况来看, 我国的中药企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据统计,
去年全球中草药国际市场2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 我国中草药出口仅占其中的3%左右,
而且其中出口中药材的比例就占全部出口的70%以上。我国生产的中药材现在不仅出口到东南亚、日、韩等传统地区,
而且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直接进口中国的药材, 然后再进行深加工、精包装, 把高额利润留给了自己。针对这一情况,
如何提高我国中药的深加工技术, 改善我国中药的包装状况, 扩大中药制品的出口比重成为我国中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