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焦
转中医吧文章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之“三焦”条目
由上可知,水谷精微的转化在三焦
脾主升清,肺主肃降(输布),肾主收藏,肝主生发,心主血脉(主温煦),这是很清楚的了,问题在于,三焦的转化究竟在哪两个环节之间?
1、胃纳水谷,通过脾之升清作用而使水谷精微与糟粕分开,各行其道,糟粕下传,水谷精微升至肺,进而输布全身,并未提到水谷精微转化的问题。
2、肾主收藏,收藏的是什么?是水谷精微吗?应该不是,如果是的话,那每天吃进去那么多东西,化成水谷精微也不少,肾藏得了吗?肾藏精,“精”应该是比水谷精微更高级的能量,也就是说,在肾收藏之前,水谷精微已经转化了。
即便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值得收藏的东西都应该是最好的东西。
因此,可以认为,三焦的转化是在肺将水谷精微输布至全身以后,且在肾之收藏之前。由此看来,三焦应该是遍布全身的一个东西。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推论,可以认为三焦就在每个细胞之中。
而根据前面引用的话,我们知道,三焦把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与糟粕,那么“精”在哪里呢?
《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这句说明,营气是“水谷之精气”,比“水谷精微”已经要纯粹多了,可以通过血脉到达所有脏腑。
那么,肾之收藏,就可以理解为,是把经过血脉到达肾的营气再浓缩为“精”这一更纯粹的能量物质而储藏起来。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这又怎么理解呢?前面提到三焦的转化作用,产生了营气,剩下了“糟粕”,这个糟粕显然不同于胃、小肠、大肠之内的糟粕,而是液态的,是遍布全身细胞的代谢水,是人体水液循环的一部分,因此,三焦的“决水道”作用,就是保证这部分代谢水能够排除出细胞。否则,循环系统就会缺水,而人体组织则会水肿。反过来,三焦“决水道”的功能亢进,就会使细胞缺水,而循环系统水液过量。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怎么理解呢?这几句可能跟“三焦”没有关系,而仅仅是对其他脏腑分部功能的一种概括,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余类推。
-----------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推断,通或不通,请大家给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