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药材价格暴涨,一个危险的信号

(2010-10-28 10:04:40)
标签:

转载

中药材价格暴涨,一个危险的信号

    近几个月来,各种媒体纷纷报道中药材价格暴涨的消息,据新华网10月24日消息,”太子参半年价格飙升500%,八角价格一年上涨500倍,黄芪、党参……。作为中药材市场“风向标”的广东中药材市场,今年以来七成以上中药材的批发价已经有60%左右的上涨,价格变动已经成为近期药材市场常态,”

    中药材及加工后的饮片(简称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了中药,中医也就离被消灭不远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

    中药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价格随着着气候和人们的需求有所变动,是正常的,但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价格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可以明确的是,所有中医医生开出的中药饮片数量,近几年来变化不大,虽然医生们的处方每味中药的剂量较前些年有所大,但是服用中药的人群并没有增加多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甚至以要求中医院中药的使用率作为考核指标,但是这也不能改变多少现有的中医院中药饮片使用率不高的趋势,而百姓服用中药时确确实实感觉到中药贵了很多。过去十元左右的处方,现在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取到。想一些过去常用的价廉物美的金银花,价格已经上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让医生开处方时都战战兢兢。一不小心一个处方下来需要百元以上。过去讲中医的优势之一就是“廉”,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而今“廉”之一字,被高药价弄得荡然无存,这不是中医的危机吗?

    我国是大部分中药的原产地,每年都有大宗的药材生产,像一些品种产量极低,如冬虫夏草等等,出现高价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些常用中药的价格也跟着暴涨。固然气候不佳导致减产是重要因素,然而大多数的中药持续涨价就不仅仅是气候因素了。老赵认为,造成中药药价暴涨的因素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有中药的几点。首先是中药被作为原料流向了国外,我们平常所吃的中药并非最好的,最好的中药已经被外销,外销中药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所以最好的药材是要出口的;其二,药材商的囤积居奇,众所周知,在药材行囤积药材一夜暴富是常有的事情,。其三,是中成药生产厂家的泛滥,中成药作为中药的方便剂型,并不能完全代替中药汤剂,但是中成药获得批文后是可以批量化生产的。近些年来,中成药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就是看中了这一行业的暴利。一些大厂还有自己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基地,而一些小厂只能在市场上进行抢购,而它们生产的中成药又靠着流通环节高价出售,既抢了原料,又抬高了药价,更浪费了救死扶伤的资源,只是肥了某些人群,只是苦了需要用药的百姓和挖了国家的墙角。所谓的游资炒作,恐怕也是针对这部分小厂,

    中医药近些年被不恰当的归纳的产业,而这产业中没有中医多少事,基本上都是药商们在说事,这不能不说是某些领导者的短见所致。中医离开了中药就是去了治病的基本武器,重要离开了中医,就是剩下植物药,只能被现代化的厂商当做植物原料来利用了。中药资源有的已经接近枯竭,而我们的领导们仍然还在允许大量出口和浪费,真正让中医害怕。但愿有关部门能够像管理稀土资源那样,加强管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一旦没了中药,中医也就不需要*舟子之流来消灭取消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