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止呕的最佳方法

(2010-09-04 23:35:3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止呕的最佳方法作者:王宁


[转载]止呕的最佳方法

                                  主持人王宁与北京同仁堂中医院宋副院长

   说起姜,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而它在中药里的作用,想必您就不会太清楚了。下面我们请出来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的宋副院长为我们讲讲姜在中药里的作用。

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散风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传说古代有位很有名的老中医叫许航,他有一个祖传的秘方叫:疗心汤,专门治疗心口疼。据说,他通常只开三服药,心口疼的症状就能治好。这天,来了个姓温的老太太找他看病,说我心口疼,听说你有祖传的秘方,给我看看吧。许航给老太太看完病,开了三服药,让她回家服用。要拿回去一吃,吃第一服药的时候,感觉不舒服。吃第二服药的时候,感觉症状加重了。到了第三天,老太太叫人去找许航,说这药越吃,病怎么越重呀?许航来到老太太家询问,得知家里人根本就喂不进老太太汤药,甚至喂一口药,吐出两口。原来这药本身就有一些寒凉,老太太年龄大,本身脾胃就虚弱,就出现了脾胃损伤恶性呕吐的情况。许航告诉家里人,准备一些姜汤水,在喝药之前,喝杯姜汤水,隔几分钟后,再付用汤药,效果会好些。果然,家里人照做了,老太太能喝进汤药了,不久后,心口疼的症状也缓解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姜汤是不错的药引子,可以平和脾胃,增强汤药的效果。

   有时大家在服用一些药时,如果选择用姜汤来送服药物,会增加药物的疗效。举个例子,比如附子理中丸,它具有温胃散寒止泻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胃脘冷疼,大便糖稀(大便次数多,一天泄两三次,不成形),效果比较好。这时可以用白开水送服。但是我建议大家如果在吃附子理中丸的时候,胃脘不光是疼,还有恶心这种情况,你一定要用姜汤水来送服,效果肯定会好。

   如果有中暑的表现,要吃藿香正气丸时,选择用生姜水送服丸药效果会更好。因为暑湿容易造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那么用生姜的方法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和胃止呕的这种作用。

   宋院长告诉大家:用姜水止呕的方法也体现在治疗肿瘤方面。大家知道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做化疗期间,几乎百分之百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出现,吃不下东西,吃完了就吐,这时就可以用生姜水,一种方法你在每天化疗之前先喝一杯50毫升左右的生姜水,你再去做化疗。做完之后恶心呕吐的症状会减轻,等化疗药物作用逐渐减弱以后,你吃饭就会吃的比较舒服,这是一种用法。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化疗之前没有服姜汤水,做完之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比较明显,不想吃东西。也可以在吃饭之前喝一杯50毫升左右的姜水,然后稍微隔个几分钟,我们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东西,这样恶心呕吐的症状会减轻。

   生姜作为药引子,用在解表散寒的情况比较多。治疗风寒感冒的时候,尤其是冬天感冒有捂寒发热的,没有汗的(身上发冷,又发烧,而且没有发汗),这时候可用解表散寒的中药,同时如果选择用点姜汤来送服中药,能助你皮表微微私欲汗出,达到热退脉净升阳的效果,感冒的症状会减轻。

   说完内服了,其实姜也有外用的作用。比如说斑秃,可以用姜在斑秃的地方抹上几天后就会感觉到新的毛发逐渐长出来。

   大家都知道狗皮膏药是用于治疗风湿臂痛的,身体上哪个部位不舒服了,贴上膏药,就管用。下回,您不妨尝试一下,先在身体的疼痛部位用姜抹一抹,再贴上膏药。因为姜本身有辣味,温性的,可以促进局部的毛细血管的扩张,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然后再加上狗皮膏药会增强效果。

   再比如十香暖脐膏,用于肚子发凉,然后伴有大便稀的情况,治疗疝气,还有女性的宫寒白带(小肚子发凉,白带量多,发白,清晰,)建议把药贴在关元穴的位置上。尤其是女孩子们肚子发凉,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疼,有痛经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用它,在局部先拿姜抹一抹,然后你再用药贴,会增强药的效果。

   最后,宋院长提醒大家:我们所说的生姜水,当中的生姜通常还是指老姜,一定是带姜皮的,生姜皮有解表、利尿的作用,从中医来讲一定用老姜,切的时候能有丝的姜才好。做生姜水很简单,通常用三片姜煮水就可以。姜虽好,但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如果你平时容易上火,咽喉肿痛,这时要少用甚至慎用姜,如果大便干,也要慎重的使用姜。

 [转载]止呕的最佳方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