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病治法

(2010-08-13 07:43:07)
标签:

治法

补气药

中气

中焦

胁满

武医正骨

健康

分类: 医话

气病治法

梁全龙

    治疗气病的大法有四类:1、补2、疏3、升4、降四类。虚则补之,滞则疏之,陷则生之,逆则降之。

中医治病极其重视气,气的名目也相当多,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方面的,认为人体内脏活动最重要的是“元气”,亦叫“精气”。为了区别各部分的气的作用以便说明问题,在胸中(肺)称“宗气”,在中焦(脾胃)称“中气“,在下焦(肾命门)称真阴、真阳二气,还有属于体表(卫分)的称为“卫气”等。

    二病理方面的,指内脏发生病变后所出现的某些病理现象,如肝病呈现胁满,少腹作胀,称为“肝气”;胃病呈现饱满,中脘痞闷,称为“胃气”等。

    三是病邪方面的,如六淫中寒邪、湿邪也称“寒气”、“湿气”等。所说的“补”补气的方法,都用于第一类亏损的证侯。

    肺主周身之气,脾主中气为后天之本,故补气着重于肺脾两经,而补中气尤为常用。

气与血有密切关系,补气药3与补血相结合。又因气属阳,在极度气虚时常与扶阳药同用。

补气药易于雍滞,一般对中焦有痰湿者不用,但必要时也能补气与化痰、理湿同用。又有因气虚不运而胀满的,用“塞因塞用”法,宜稍佐理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