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浦江深山里的那些绝美古村落,生命会戏剧化地分为两段:去浦江之前,和来浦江之后

(2017-07-04 12:13:59)
标签:

浦江旅游

浦江自驾游

浦江古村落

浦江民宿

浦江

分类: 游记

浦江县隶属金华八婺之一,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浦江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挂锁基地”和“中国绗缝家纺名城”之称。依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情,以及秀美壮丽的青山绿水,浦江县旅游业发达。今天带大家细数那些散落在浦江深山里的绝美古村落。

其中,既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嵩溪,着重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新光村,因优良的家族文化被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 ”的郑宅,还有通济湖畔的前吴老宅,民宿第一村的野马岭,大山深处的“小南京”田后蓬,神笔马良故事发源地的登高村等等。


嵩溪


嵩溪村因溪水得名,源于鸡冠岩的嵩溪分前后两溪穿村而过,在村南的桥亭汇成一流,溪水澄澈,小桥林立。村子里石头房和花花草草巧妙融合在一起。嵩溪文风素盛,清康熙年间,徐敬臣创立嵩溪诗社,此地书画、诗文知名者,代出不穷,诗情画意如溪水涓流不息。嵩溪古村,曾有“小杭州”之称,江南乡村的悠久与韵味,在这个古村落里隐隐闪光。

嵩溪自宋代建村,拥有1560间古建筑,是藏在深山、名显内外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村民安逸祥和,上次去的时候,油菜籽正丰收,整个村子都在有条不紊地农忙中。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整个村子最闲适的要数上了年级的老人,和猫猫狗狗,他们坐在门边,晒着太阳,细数着天光流年。


嵩溪村的干部们带头建立嵩溪学社,有社员数十人,分诗文、书法、绘画、科技等组,文艺爱好者常砌磋诗书画,举办习作展,开展有益的活动。



新光村


廿九间里坐落在浙江省浦江县新光村灵岩古庄园,是浦江现存最大的单幢古屋,正中是大房的润德堂,上下都有相通的廊道。共有五个大小台门,是一种五行设计,大台门上砖雕篆体“北极呈祥”熠熠生辉。共有六个大小天井,寓意六六大顺。中间设有八道通顶防火墙,能把如此大一幢房子分隔成7个小单元,以防火灾的蔓延。还设有三座墙上路灯,这些都体现了前人设计的科学性。

http://s16/mw690/0021rtU9zy7cncfWv950f&690
http://s9/mw690/0021rtU9zy7cncmI39Ka8&690

在浦江县旅游局,和虞宅乡人民政府支持下,2015年开设了双井房文创艺术馆,廿九间旅游创客基地,整合了旅游创客APP平台 ,打造“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互联网体验中心。并引进了国际青年旅舍、农产品体验馆、地质科普馆、手工DIY,智能化技术、业态升级、完善了乡村旅游品质。


http://s14/mw690/0021rtU9zy7cncsaPfv3d&690
http://s12/mw690/0021rtU9zy7cncvfwL19b&690
http://s11/mw690/0021rtU9zy7cncsmZnAfa&690

新光村的红火还吸引了当地外出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他们开设农副产品展示中心和网上销售平台,组织村民加工米粉面、手工面、番薯粉面、火糕、萝卜干、豆角干等产品。而乡里也开始谋划第二期创客基地,将村中一些老屋租赁过来,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目前有200多人报名,新光村正计划着使其成为全国独立歌手集聚地。


江南第一家


郑宅位于浙江浦江县城东10多公里。870年前,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村民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历宋、元、明三代,长达360多年,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浦江郑氏家族如此义居,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

http://s7/mw690/0021rtU9zy7cncFzgCW66&690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在全国都实属罕见。作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家族,“家”是一个核心活动中心,首先要突出一个“家”,郑宅的这个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而是“江南第一家”,这是它的灵魂。

http://s6/mw690/0021rtU9zy7cncInan305&690
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郑氏家族从南宋开始同居,到明初已经几百年没有分家,几千人同财共食,和睦相处。当时,郑氏义门的孝义闻名天下,为了表彰义门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朱元璋在洪武18年(公元1385年)亲赐“江南第一家”予以旌表。

http://s8/mw690/0021rtU9zy7cncLbRpZf7&690
第二座牌坊叫“孝义门”。郑宅原叫仁义里,后来因为郑氏家族的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许多感人的孝义事迹也常被乡民传颂,又经常被朝廷表彰,就改成了孝义门,后来连村名也叫作孝义门了。


第四座牌坊叫“有序”。因为郑氏义门把“有序”和“师俭”当作了治家的两大支柱。“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用相关内容来教育子孙。所以使得郑氏义门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家庭秩序,正是这些严格的秩序引领了郑氏义门一代一代走出了辉煌。


http://s7/mw690/0021rtU9zy7cncRHxmC36&690
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自牌坊群落成后,“江南第一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大大提高,海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前来参观游览。

《郑氏规范》虽然是郑氏的家训,延续的是郑家的家风,但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注重家族文化的江南地区,家训就是人们的信仰,是道德标准,更是法律一般悬挂在人们心中的处世准则。


前吴


前吴乡,地处浦江县西部山区。村子前临通济水库,背倚广明青峰,人杰地灵,可见一斑。昼夜温差,使得通济湖的水汽升腾,青山掩映其中,多了缥缈的意境。建筑物是山水画卷中最精巧的一笔。

http://s5/mw690/0021rtU9zy7cnhfSWC804&690

▲ 青山绿树和粉墙黛瓦,是如此的清新秀丽。鳞次栉比的标签样的瓦片下,檐头滴水上隐约布满青苔。前吴村的民居,不论新旧,都有一种超凡脱世的感觉,秀美得仿佛不像人间。


前吴村没有像别的村落特意寻找乡村特色,通济湖已经是它最完美的底色。沿湖滨建造的慢生活区,有可以凭栏独立的露台,也有可以漫步的红色步道。


从浦江县城出发,一路向西,沿茜溪而上,古村落、游步道、踩水车和青山绿水随处可见,一派诗意乡村风光。行至海拔忽高处,一片黄泥房入目来,这就到了马岭脚村。泥墙黛瓦石板路,千年古树绿新芽,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深山之中的寂静山村,还是记忆中外婆家的模样。


曾经的野马岭村是个封闭且清贫的小山村,有着一个不怎么好的名声。老百姓们都说:“好女不嫁马岭男,要住不住马岭脚。”直到餐饮界传奇人物----“外婆家”的老板吴国平来到这里。踏遍悠山险川,唯有这个小山村,留住了他的人,更拴住了他的心,来了,就不舍得离开了。于是大手一挥6000万,租下了整个村子。

设计师来了一波又一波,设计稿出了一版又一版,吴国平有些焦急:“设计的速度跟不上房子倒下的速度。”他坚持野马岭要保留黄泥房外观,但室内用现代设计方法,把空间划分得更合理、更加符合日常生活需求。

从2014年这三年里,作为撬动乡村发展的一个支点,“民宿”出现井喷式增长。面对各方好奇的“野马岭可以开业了吗”的提问,吴国平总是笑着回答:“不急,这里的时间要走得慢点。”二十一个房间,他要一个个试住。因为每个房间的大小、结构都不一样,他要提出建议继续提升,还要写好优缺点,住客就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挑选。

在如今马岭脚村民集聚的“新村”,已经开出4个农庄和22家农家乐,每家一年的营业收入有四五万元。“只要不是为了短期利益的掠夺性破坏,良性的商业是可以反哺村民的。”吴国平说。这是对乡村最温柔的情怀。乡村已经站在了风口,它需要市场来推动,有这种情怀在,村宿的根一定会扎得很深,在风雨中岿然不动。


田后蓬



田后蓬村距义乌有50多公里,西北方向。田后蓬村的四十多户人家,讲一口地道的南京话。据说是清朝时期,一位朱姓的王爷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杀,带着朱元璋的龙椅从南京逃到了现在的浦江县大畈乡,定居下来。因为远离尘世,这里还保存着多年前南京地区的风俗。

http://s6/mw690/0021rtU9zy7cni44zEpf5&690
http://s8/mw690/0021rtU9zy7cni4bTLxc7&690
http://s8/mw690/0021rtU9zy7cni4EjT927&690
http://s9/mw690/0021rtU9zy7cniawVAIe8&690
http://s12/mw690/0021rtU9zy7cnicsbFx9b&690

田后蓬最出名的是田后蓬民宿,最美的风景也是这里的人们。面对游客的涌入,村民们和民宿主人始终保持节制和友善,或许是大山的坚毅,溪水的透澈,已经融汇到他们骨子里了。



登高村隶属仙华街道,地处国家AAAA景区仙华山境内,因村子“山下不可见,登高才可见”而得名。登高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秀美自然风光,更承载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文化。

http://s10/mw690/0021rtU9zy7cniz59vb39&690

历史中的登高村光辉灿烂,可谓"手持神笔,沾着仙气”。罕见的七进古宗祠建筑,神笔马良故事发源地、笔架山、仙女峰以及神秘的万古图腾,无不彰显着登高村的独特魅力,现在村中依然在使用的古自来水道,更显示村民的古老智慧。

秋后制作农副产品的时节,晴朗的天气里,村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晾晒土特产的农家,村民碰到游客都很热情,我们中午没有吃饭,正好品尝了他们推荐的米皮,包着咸菜蘸着酱油,没有吃过的朋友可以尝一下,5元一张的面皮午餐就吃饱了。

http://s9/mw690/0021rtU9zy7cniDpPJK08&690
http://s12/mw690/0021rtU9zy7cniEUu4Xeb&690
http://s1/mw690/0021rtU9zy7cniGXYo810&690
大宋皇室后裔,赵氏家族宗祠
这处村中面积不小的古宗祠建筑
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古老历史


登高村西北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仙华山,以“奇、险、旷、幽”称誉江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顶之上的登高村,只要你来,就一定会感受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

http://s9/mw690/0021rtU9zy7cniL7Z6ob8&690
山水之间还星星点点分散着其它的古村落,有让人心心念念“一根面”的潘周家、书画古村礼张、还有冷坞和薛下宅。。。把心和脚步都慢下来,才能静静体会它们的美。

山水都是一样的山水,高高低低相差无几,不一样的是人和民俗,是历史和文化。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美誉的浦江,最不缺的就是文化内涵。更何况这里还有数不尽的大山大水,等你来涉猎。你来或者不来,山就在那里,不动不移。但你的生命会戏剧化地分为两段:去浦江之前,和来浦江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