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不愧是牛津的英美文学博士。语言天马行空,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1、一个媒介是形式往往是另外一种媒介的内容。比如今天的电影频道,形式是电视,里面播放的却是电影。
2、NEWS是坏消息,广告是好消息。先有了坏消息,才有好消息。没有坏消息,就没有了好消息。
3、广告塑造了我们的环境。
4、我们身披全人类。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身披电子媒介,电子媒介身披着我们。如果技术(包括了媒介)是人的延伸,那么人在创造技术和媒介的同时,人也被技术媒介所创造。
5、拼音文字出现之后,柏格森的潜意识就真正成了更潜的意识,如同深海长眠。
6、如果说电影、照片、拼音文字因为高清晰度成为无法参与的“热媒介”,电视、卡通、电话、象形文字等因为低清晰度而在成为召唤参与的“冷媒介”,那么电子媒体(比如互联网)简直就是“冰媒介”,毫无清晰度,在一篇混沌中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表达者、接受者、形式和内容被高度混同,真实和虚假边界消失了。
7、人脑和计算机的关联,再透过互联网,人类由此进入世界大同,也是柏格森的“集体无意识”被重新唤醒,话语的狂欢,导引人类臻于和平安详之极乐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