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在经过吴思的发挥之后,成了一个热词。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规则除了写在《论语》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上,更多是皇帝和臣民之间心照不宣、相安无事的“文化”和行事方式,比如见了皇帝要磕头,想吃冷猪肉就必须要温良恭俭让等等,到了今天,就变成了要当官、做大生意就要行贿,要当女一号就要上床等等。
明规则(法律)少了,欠规则自然就多了。
司马相如的潜规则还没有出格。因为人家打的是“爱情”旗号。文人最大的弱点是难过美人关,所以但丁说:永恒女性,引导文人们灵魂上升,屈原的一肚子家恨国仇仿佛都和一个女人相关。
汉武的绚烂本来就是中国文字的“恶之华”,司马相如能偏色骗财,跟这点猫爪功夫分不开,从这一点上说,他的确是中国文人的“营销大师”。
转载周忆清的BLOG:司马相如的潜规则
西汉两司马,太史公司马迁以及大文豪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因景仰蔺相如为人,改名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已久,但是这个被民间传诵的美好故事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典故与人情世故,甚至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打破封建礼教的典范都有潜规则。
司马相如何许人也?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此刻他已经是一贫如洗),于是王吉天天去拜访他,他伪作不见,这个消息马上就传遍整个县里,久而久之,人们都被这一事件感到十分的好奇,当地首富卓王孙以及另外一些老总们就宴请他,想见见此人究竟如何?席间,司马相如果然是一表人才,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于是县令解围,弹奏一曲《凤求凰》。打动了这位全国首富卓王孙《货殖列传》(相当于现在的福布斯排行榜,卓王孙是排名第一)的女儿卓文君。《史记》没有记载当时卓文君的年龄与容貌。但是《西京杂记》有记载,文君17岁,新寡,容貌姣好。
当夜,司马相如用重金贿赂卓文君的奴仆,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新寡,好音乐。可见一个人只要有了爱好,便有了可以攻击的软肋,而司马相如刚好善于弹奏,弥补了他的口吃。卓文君在席间已经芳心懵动,再经过这么一个托,于是连夜与司马相如私奔。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司马相如劫色的故事。
史记记载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然而司马相如是三不:不解释,不妥协,不提倡。就是逼着卓文君典当自己的裘皮大衣换点小酒,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卓文君开始想办法了,提出回临邛老家开酒肆,司马相如马上同意。于是自己当垆卖酒,司马相如顺从的干粗活,卓王孙哪里受得了这个气,自己的女儿站柜台开酒吧,女婿干下人的活!在别人的劝说下,他只要送了他们一百个童仆,一百万金,司马相如得金后,又是马上离开临邛。
至此,司马相如劫财成功。
太史公因为爱惜司马相如的才华,没有写透他的人品,而是用曲笔歌颂了他的词赋。最著名的就是《子虚赋》和《上林赋》。但是班固《汉书》中是用直笔写出了司马相如的伪装。
[司马相如的潜规则分析]
1.利用王县令炒作,锁定首富目标。自我提高logo品牌(因为他有过作皇帝文学顾问的经历,所以还是有些名声。)但经过炒作,引起民营企业家的注意。
2.直接攻击女人(卓文君)的软肋,投其所好,换得芳心。
3.深明事故,不为人敌,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的公孙弘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作为副丞相是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借刀杀人”,先后“杀死”主父偃,“杀伤”董仲舒,于是司马相如有一个非常好的官声,就是不慕官爵。可是他假如没有这么一个亿万富翁的女儿的经济支柱,他能这么潇洒吗?
所以,不要认为“折腰五斗米”的人就人品有问题,也不要认为“不折腰的人”就人品多么高尚?之所谓论品,先查其人,马上可以得知是真作秀,还是假作秀,是真君子,还是伪小人。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结局如何]
不久因为汉武帝偶读到司马相如的赋,遂召见,这个时候对于卓文君而言是一个挑战,放丈夫走,家庭有危机,京城那么多美女,自己丈夫又是天生潇洒,但是为了丈夫的志向,卓文君还是放丈夫走了,这时候卓文君有两原则:一,不放纵;二,不放弃。
很快传来司马相如婚变消息,就是想纳妾。卓文君派人去询问,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
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放弃了纳妾的想法,再加上他也得考虑考虑老婆的老爸要是拿钱找律师和他打起官司起来,他也会人财两空。可见现代社会,不论女子男子,经济独立,你说了算!
【忆清总论】
1.司马相如要是活在当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炒作作秀高手。
2.爱情必须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无论是女靠男还是男靠女,这个“情圣”也不过是一个男性“二奶”。
3.但是不可否认,司马相如的文学修养很高,但是他所作之赋都是对皇帝歌功颂德,于是,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司马相如列首位,都是因为《史记》的功劳和司马相如投其(君主)所好的结果。当然,我们现在了解真相,而司马相如劫色劫财后还落得一个“好”名声在当时,也不得不让人对于历史感叹了。
4.《白头吟》和《数字诗》都不是文君所作,第一首是五言诗,西汉中期还没有出现很成熟的五言诗;而数字诗是元曲的样式,也断然不是文君所作,因为民间人们喜爱他们的故事,所以演绎初许多故事和版本甚至歌词,于是这种现象只能称呼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现象。
5.汉武帝也是个追星族,就是因为他对于文学的喜爱,才会召见司马相如,为的是有个签名,可见,追星也分等级,古来有之,不同的仅仅是层析,趣味,爱好,档次不同而已。
(http://monalisasmile.blog.sohu.com/5357497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