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EO第一BLOGGER----Sun总裁兼首席运营长乔纳森·舒瓦茨(Jonathan I.
Schwartz)说:“将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BLOG。”
很难想像,未来门户将是基于个人BLOG的门户。从门户的诞生之日起,门户作为庞杂无边的互联网的渠道入口功能,一直是其制胜的法宝。
不同的是,时过境迁。雅虎的没落,揭示了传统门户做法不能继续提升网友上网冲浪体验的弊端,与雅虎不同的是,GOOGLE一开始就牢牢把握住了每一个网民通向互联网的入口,并且一直在不断提高其在网民体验中的口碑美誉度。
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或者这一巨大垃圾场面前,搜索所能提供的价值,就是从这一垃圾场中寻找黄金----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需要它的人,在这一点上,雅虎是先知先觉,但遗憾的是,未能与时俱进。
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受众特点,其传播渠道更多表现为点对点的口碑效应。GOOGLE是最典型的例证,当年我和许许多多GOOGLE的用户一样,是因为口碑相传的力量,使用了GOOGLE的产品和服务,继而被锁定。在占领客户端和提升用户体验方面,GOOGLE这样的公司和沃尔玛、国美这样的物理公司并无二致,不同的是,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时,迁移成本更低,这也决定了互联网为什么总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变化剧烈的产业特征。(而非现实物理世界中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BLOG能否拯救新浪这样的传统门户,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在提升网民体验方面,传统门户要走的路会更长,当年恰恰是因为新浪提供了一种网民从未有过的网上冲浪体验,从而吸引了大量中年人选择其作为网络入口,可现在,时代不同了,门户的竞争日趋激烈,差异化日益鲜明,加上2.0的冲击,用户的选择日趋多元,从某种意义上,他们可以一夜之间从这一个网站迁移到另外一个入口。
从这一点上而论,新浪的倨傲和百度的无所不能及迷失方向,都是与网民体验背道而驰。99年丁丁就说:人活着就像在大海里航行,如果连自己的目标都不清楚,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
因之,未来的互联网决胜,都在渠道之战,能否牢牢占领用户的桌面和使用习惯,并且在用户体验方面追求完美。微软在PC时代曾经做到了这一点,后来却用蠢笨的简单垄断强迫用户将使用习惯迁移到互联网,这不能不说是惨痛的教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