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SP时代,要么做大,要么做死。
SP新政既出,国内互联网已经是风声一日紧似一日,草木皆兵。2006年度二、三季度许多中国互联网概念股公司(SP概念股更不用说)纷纷抛出财报预警、裁员、相互恶意攻击、等着看别人的笑话、、、、、、最后是一大批小SP公司关门大吉。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7/30/11/26/10d4fcfcffc.jpg
“中国移动初期,目标聚集在语音业务,后来才有一个允许SP发展的政策。我认为,下一步SP要不然就死,要不然活得很好,这个就像互联网的0、1游戏,你只能选择一种、、、、、像中国SP新政希望对SP、CP强大的控制力通过,达到一个调整,眼下还只是一种杠杆或者是手段。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移动这么强的控制力?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为什么做衣服的没有卖衣服的挣钱?还有家电业,你要把家电卖到国美,即便你进了国美的渠道,你还得三个月才给你结一次帐,国美每天有上亿元的流水,人家拿的全是供应商的钱、、、、、这样来看,内容在互联网产业,永远不可能为王、只有渠道才会为王。像中移动是一个数字内容的分发渠道,将来会控制整个产业链,业务语音降下来后,上网不要钱了,可以从内容分成。从商业模式上讲,运营商这样做也是为未来的商业模式做铺垫,有长远目的的考虑在内。”北邮教授、电信专家吕廷杰认为,中国电信运营商的SP新政还只是第一步,在国内传统电信业将来和娱乐、传媒及商务的融合潮流下,中国互联网更大的变数还在后面。
如果SP收入受到重创,不仅仅对小SP公司意味着覆顶之灾,即便对于TOM、新浪这样的大公司而言,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也当以长远估算。个人认为,眼下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依旧在处在“农民种地、刀耕火种”的年代,有着大量的“巧取豪夺”的原始积累特征,其盈利模式的单一、收入结构的严重失衡、不合理和脆弱,昭然若揭,明眼人一看便知。
眼下的国内互联网,又一次回到2003年之前的NASDAQ大风暴。虽然国内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何况今天还有2.0和新媒体等概念撑腰),中国网络广告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通路,但风暴即将到来,黑云压城之下,中国互联网的SP概念股会不会再一次沦落成群体“失语”的集体窘境?
我们还不得而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