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传奇十种·玉搔头·第三出 分任
(2009-07-14 14:58:57)
标签:
笠翁传奇十种玉搔头李渔李笠翁怜香伴笠翁十种曲李渔十种曲文化 |
【似娘儿】(外冠带,杂扮院子随上)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挂冠无奈君恩厚。(末、小旦冠带上)铨衡陪掌,簪缨忝继,君父难酬。
(末、小旦揖毕,侍立两旁介)(外)玉树盈庭未足褒音包,于家门户豈徒高。逐邪久作鹰■计,继起原该有凤毛。下官许进,字季升,灵宝人也。由进士出身,历官兵、礼二部。(指末介)大儿许■,官拜吏部侍郎。(指小旦介)次儿许诰,幸登新榜进士。(叹介)我想父子同朝,已极簪缨之盛,兄弟并进,愈增门阀之光。
【步蟾宫】(小生冠带,二役随上)素飧愧继名臣后,无寸补国恩虚受。戴天空作杞人忧,躯貌年来加瘦。
下官鸿胪寺正卿王守仁是也。曾与季升父子相期,同议国家大事。来此已是他公署,叫左右快传。(杂传“请见”介)(小生对外介)大公郎既掌铨衡,二公郎又登高第,真可谓凤毛麟趾,萃于一门。下官还不曾专贺。(外)年少登科,大不幸也。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小生)二公郎这样才品,
【大胜乐】(外)年来时事堪忧,旧朝纲废不修,诸般隐祸是奸人搆。我尚且卸不下这肩愁,怎经得那肩又把愁来受,刚合着我独贤劳的旧话头。(小生)老先生,你以前不曾拜相,要做匡君正国的事,还怕有人掣肘;如今当权秉轴,要行即行。眼见得国患潜消,太平有象了,还要愁他怎的?(外)伯安,伯安,你看朝廷上下是些甚么人来?怕只怕君难正也,说不得个当权秉轴,谁掣吾肘。
★锦心绣口,又能不假思索,讵非天才?
伯安,如今朝廷内外,有两桩隐祸,你可知道么?(小生)怎么不知道,内有煽祸的群小,外有伺衅的藩王。二患一日不除,朝廷一日不能安枕。我和你呵,
【前腔】自从纱帽笼头,这身躯便非我有。又何待位高责重方眉皱,少不得拚性命奠金瓯!朝内的事,有贤乔梓主持,分明是鼎开三足防倾覆,外面的事,晚生虽然不才,也做个柱立孤峰抵急流。各自把肩承担也,便做道山穷水尽,
★精忠跃出纸背,较前幅更进一筹。
★忠臣肝胆如是。
(净扮朝兵上)父才膺大拜,子又擅奇荣。(见介)禀老爷:朝兵报喜。(外)又报甚么喜?(净)报大老爷高升吏部尚书,二老爷选中庶吉士。(小旦)外面一齐领赏。(净谢下)(小生对外介)父司燮理,子掌铨衡;兄立朝端,弟居馆阁。这等的奇荣,莫说世间没有,就是载籍之中,也未尝多见。可喜,可喜!(外)不敢。(对末、小旦介)我儿,这皇恩忒煞高厚,教我父子三个,如何报效得来?你们从今以后,都要抖擞精神,替朝廷做一番事业才好。(末、小旦)孩儿受教了。
★是剧止有嘉祥,
【皂角儿】(末)体慈心忠将孝酬,报殊恩子随亲后。砺坚贞把臣躬聿修,矢清白有家风堪守。漫道是学山公,修启事,汲贤良,搜隐逸,共济同舟。还须要爱苗去莠,为谷除蟊。做不得,投鼯忌器,养祸包羞!
★一样心肠,各分口吻,不使一字可移,是塑八百尊罗汉手。
【前腔】(小旦)读父书犹然未周,承家学每惭荒谬。荷皇仁将臣竽滥收,蒙亲庇把君恩叨受。也须要奋愚蒙,策驽钝,吮霜毫,簪铁笔,纪载皇猷。愿只愿潜消乱薮,早除佞咻。免使我,臣书君过,市直《春秋》。
(小生对外介)老先生方才说的那两宗隐患,须要及早消弭。如今圣上不勤政务,止习嬉游,总是刘瑾、朱彬二贼蒙蔽宸聪,以致如此,不可不加参劾。江右的宁王不守藩规,无故招兵敛饷,此人必有异谋,不可不加防御。请问老先生,这两桩大事,还该从那一桩做起?(外)自然先内而后外。下官入阁之后,第一桩事,就要参劾那两个奸臣。(小生)晚生今日之来,就是为此。原要自做本头。求贤乔梓相和的,不想老先生竟要首事。虽则如此,也还要携带晚生做个正人君子,本章上面,
★□君子攘臂争志,操戈奋义,不肯以一事让人,可谓勇于为善者矣!但令争财夺利者见之,泚汗交流,未免责其不忠厚耳。
【尾声】(外)我和你呵,常携浴日擎天手,今日平分一担愁。(小生)只可惜我做不尽的忠臣又输了这一筹。
★其词若有憾焉。
巧语如簧惑圣聪,
触奸指佞吾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