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交游考·(五)-1
(2009-07-09 12:22:59)
标签:
寻访李渔李渔李笠翁怜相伴李渔交游考单锦珩 |
分类: 其他 |
李渔交游考·李渔在各地组稿的作者-1
(作品见《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四六初征》。其中有其他交往者已列他类,虽有作品而可确定非直接组稿者亦不列入。渔所辑之《名词选胜》、《尺牍二征》诸书中当尚有一些新人,惜笔者无缘得见,只好俟诸来者矣。)
《尺牍初征》
王凤鼎(字冶山) 江南庐江人。顺治四年进士。
王家栋(字石公) 江南金坛人。康熙六年进士。
王铎(字觉斯)(一五九二—一六五二)
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进士,入清,官至弘文学士、礼部尚书。工诗画。有《儗山园帖》。
韦人龙(字剑威)
浙江武康人。与弟人凤、人驹皆好学,善属文。尚气节,享年不永,人凤赡养寡嫂孤侄,曲尽礼意。
叶永堪(字更生)
金华人,佥事向荣子,继御史向曜为嗣。抱道潜居,以古人自期,不轻与世交。有《听松楼集》、《著娱堂集》十四卷。
叶雷生(字蕃仙。蓉庵)
浙江山阴人。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官清丰知县。有《游滁草》、《叶蓉庵诗》。
包尔庚(字长明。宜壑居士)
江南青浦人,一曰上海。崇祯十年进士,除罗定州知州。擢兵科给事中,不赴。时天下多故,隐居青溪之曲,闭户著书,不入社团。入清,不应诏征。康熙元年,应知府聘,修府志。临殁,吟曰:
“千秋大业今家计,万里清风昔宦游。”
关键(字六钤。三潭老渔、蕉鹿山人)
钱塘人,乡籍余姚。崇祯十六年进士,十七年除丹徒知县,不半年遽弃官归。归隐四十余年,以名德自重,绝口不言世事。卒年七十九。有《送老诗钞》、《送老词钞》。
许直(字若鲁) 如皋人。崇祯七年进士。
吕阳(字全五。詹望、薪斋)(一六一三—一六七四)
无锡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参议。有《薪斋集》。
吕宫(字长音。苍忱、金门)(一六○三—一六六四)武进人。官至弘文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致仕。
吕潜(字孔昭。半隐、石山农)
四川遂宁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入清不仕。侨居泰州、扬州、湖州等地,凡四十余载,晚年扶母榇归蜀。工诗文书画,人得其尺幅,皆珍之。有《洞宛集》、
《怀归草堂集》、《守闲堂集》、《课耕楼集》。《四》亦收其文。
朱京琦(字汝平) 浙江仁和人,顺治十五年进士。
伍瑞隆(字国开,铁山、鸠艾山人。)广东香山人。天启元年举人,历官河南兵巡道。入清不仕。有《怀仙亭草》、《雩乐林》诗、《鸠艾山人遗集》。
沈幾(字去疑) 江南长洲人。崇祯四年进士。
沈鼎新(字自玉) 钱塘人。喜治印。
杨大鲲(字九抟。陶云、秋屏、天池、晓屏)
江南武进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庶吉士。为姻戚所累,谪新建县丞。大臣荐边才,擢九江同知。有军功,升贵西分巡道。康熙二十二年授山东按察使,明年卒官。
吴太冲(字默寘。若谷、■泉头陀)
浙江海宁人,迁居钱塘。崇祯四年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以外艰归。与张溥、马世奇、杨廷麟、王邵、章正宸共称“六君子”。入清不仕,后为僧。有《息心窝集》。顺治十二年上巳为张缙彦《依水园文集》作序。
张九征(字公选。湘晓)(一六一八—一六八四)
江南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授行人。官至河南提学道,士林翕服,最有声誉。乞归。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不出,贻友人诗云:“少不如人何况老,身将终隐又焉文。”精研三传,熟谙明代掌故。次子玉书,总裁《明史》,多禀家学。顺治十六年,曾与笪重光以在籍绅宦守镇江,拒郑成功军。有《艾纳亭稿》、《文陆堂文稿》。
张遂宸(字相期。卿子、西农)
仁和人。钱塘诸生。明亡,隐于医。居武林东城,人称其巷为张卿子巷。工诗,与闻子将齐名。陆圻、柴绍炳等后起之秀,亦共酬唱。不与虞山、娄东通声气,致成独响。有《张卿子集》四编八卷,《湖上编》起于万历末迄崇祯初,《白下编》年与相若,《蓬宅编》隐于湖州之作,《衰晚编》下至顺治十三、十四年。吴旭《旧游杂忆》自注云:“张卿子戊申(康熙七年)不复至湖。”其卒当于斯时,年或过八十。
陆上澜(字芳洲)
浙江平湖人。崇祯九年举人。工诗文。年八旬,手不释卷,为文古奥,有《玉钩小史》、《闲斋志林》、《湖邑记闻》等。
陆世廉(字起顽)
苏州人。庠生。有文誉。长于说经,从学者众。九试乡闱不售。崇祯十三年,以荐举广东通判,崎岖岭表。归隐里门,屡空晏如。自号遐园主人。有《晚庵集》。《四》亦收其文。
陆进(字荩思)
仁和人。余杭岁贡。官温州府学训导。工诗。与西冷十子唱酬,晨夕不倦。有《巢青阁集》。与弟隽及、王仲昭、王丹麓有《北门四子合刻》。尝与佟梅岑辑《东白堂词选》。
陆隽(字升黉,一作升璜) 进弟。能诗,工篆刻。
陆敏树(字蕙亩。湑山)
世家海宁,迁钱塘之南良里。父云龙,邑高才生,以著述自命。敏树随父读书,二十二岁始补邑弟子员。壮岁病耳聋,贫不自聊。晚年馆于娄东顾氏。有《湑山前集》、《湑山后集》。《后集》自序作于康熙十四年,时年六十。或曰是年卒。《尺》亦收其父书信。
陆嘉淑(字冰修。孝可、射山、射山衰凤、子柔、辛斋、删梅道人)
浙江海宁人。明嘉兴府学生。入清荐博学鸿词,不起。工诗文,与朱一是(近修)齐名,世称“二修”。有《辛斋遗稿》、《三颂解》。
陈际泰(字大士) 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进士。有《已吾山房新订集》。
范光文(字潞公。甬憨)
浙江鄞县人。顺治六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八年任陕西乡试正考官。迁吏部文选司。以劲直不获乎上,罢官归。徜徉湖曲,与董德偁、林时跃辈相唱和。其家天一阁藏书甲浙东。有《天一阁集》。
卓天寅(初名大丙。字火传。亮庵)
仁和人。一作上元人。顺治十一年副贡。卓氏居仁和之塘栖,门才特盛,以经学闻者五世,然试多不利。天寅立宗祠于舍,榜其堂曰传经,奉祖考之遗书教授子弟,与朋友讲习其中。有《传经堂集》、
《静镜斋诗集》。《尺》收有其祖左车之书信。
卓回(字方水。休园) 仁和人。
金之俊(字彦章,一字岂凡。息斋)
嘉兴籍,吴江人。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入清,历兵、吏、工部侍郎、尚书,至秘书院大学士,康熙元年致仕。八年,以匿名信案,革宫保衔。九年卒。有《金文通公集》、
《息斋集》、 《息斋疏草》。
洪吉臣(字载之)
钱塘人。崇祯十三年会试副榜进士。入清,顺治十七年授湖广德安府推官。有政绩,去官之日,父老子弟攀辕者不绝。与弟吉晖、吉符并有文誉。时人语曰:
“城西有三洪,英英文字雄。”有《明文矞》、 《廿一史识馀》、《警世录》等。
俞汝言(字右吉。渐川遗民、大涤山人) 浙江秀水人,
一曰海盐。明诸生。少孤贫力学,具经世才。尝远游四方,搜罗载籍,归而闭门著述,以至两目失明,犹令人日诵诸书,口授所见,使笔记之。有《渐川集》、《春秋平义》、《四传纠正》等。
姚玄煐(一作元煐。字碧液。尔含) 钱塘人。顺治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尝督九江钞关。
姚佺(字仙期。山期)
秀水人。一曰绍兴人,江都籍。《金陵通传》卷二六曰上元人。复社成员。诗人。生平以振兴风雅为己任。自称山贞遗民。曾与陈昭、罗源选刊《诗源》。
高世泰(字彙旃)
无锡人。崇祯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擢湖北提学佥事,辞职归。入清不仕。重建东林书院,四方学者相率造庐问道,凡三十余年。清初巨儒李二曲、陆桴亭、张清恪皆尝至会讲。著有《中庸问答》、《高子节要》、《东林书院续志》。工书,与华商原、孙稚均、严秋水齐名。
诸九鼎(一名昙。字骏男。铁闇、惕庵)
钱塘人。才巨学赡,贯穿经史百家。尝入蜀,卒于武昌。有《铁闇集》、《乐清集》。《四》亦收其文。
诸匡鼎(字虎男。橘叟、锁石山旅人)
九鼎弟。监生。游诸侯间,币聘相踵,年七十五卒。有《说诗堂集》、《茗柯词》。辑有《今文短篇》、《今文大篇》。《四》收其文。
诸长祚(字永龄。秋鹤山樵) 仁和人。有诗《归来社集归去来辞字》。
翁世庸(字用公。东山)
钱塘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历环江知县七年,迁思恩知县、陇州知州。王辅臣叛,以复陇功,升思南知府。丁艰归,服阙,补台湾,未抵任卒。
黄澍(字仲霖)
江南休宁人,钱塘籍。崇祯十年进士。入清,顺治三年由九江道参议改湖南学政,六年改福建按察副使分巡兴泉道。曾主编云南《宜良县志》。
曹胤昌(字石霞) 湖北麻城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四》亦收其文。
韩诗(字子固、圣秋。固庵) 陕西三原人,泾阳籍。官兵部职方司郎中。
董以宁(字文友。宛斋)
江南武进人。明诸生。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为古文诗歌,尤工填词。与同里结国仪社,与邹祇谟齐名。晚年弃词章之学,专肆力于经易,弟子常数百人。康熙八年卒。有《董文友全集》、
《国仪集》、 《蓉渡词》、
《正谊堂诗集》、 《正谊堂文集》、《天文说》。《四》亦收其文。
嵇永仁(字留山、尔谐。匡侯、抱犊山农)(一六三七—一六七六)
无锡人。苏州府廪生。康熙十二年入闽作总督范承谟幕客,同死难,赠国子监助教。好诗文,工医理。有《抱犊山房集》、杂剧《续离骚》、
《扬州梦》、 《百苦吟》、《游戏三昧》等。
嵇永福(字迩遐。衣玄、漪园)
永仁兄。顺治十六年任严州推官至康熙元年。《新书》亦收其吏牍。
程光禋(字奕仙)
钱塘人,原籍新安。顺治八年举人。孝友醇谨。官湖南石门知县,清廉惠爱。吴三桂叛,殉官署,府志入忠臣传。
缪沅(字未详) 钱塘人,崇祯十年进士。
魏学渠(字子存。青城、湖西)
浙江嘉善人。顺治五年举人。授成都推官。康熙八年由兵部郎改湖广学政,十一年底离任,后补江西湖西道,以艰归。有《青城山人集》。《新书》亦收其吏牍。
魏象枢(字环极、环溪。庸斋、寒松老人)(一六一七—一六八七)
直隶蔚州人。顺治三年进士。清朝直臣第一。官至刑部尚书。有《寒松堂集》。
《资治新书》
丁浴初(字咸池)
直隶获鹿人,一曰江南合肥。顺治三年进士。十四年官户部分司徐州仓。十八至康熙三年任杭州知府。十一年任云南曲靖知府至二十一年。
马逢皋(字翰如)
直隶宛平人。副贡。顺治十五年任湖北安陆知府,十七年升云南按察副使,康熙五年转广东按察副使。《新书》收其海南巡宪任内吏牍。
马瑞图(字遇伯)
河南祥符人。拔贡。顺治三年至七年任浙江江山县学教谕。渔谓其任江山知县,县志无此记载。周亮工诗《次韵赠同里马遇伯》曰:
“如君应将相,十载老为郎。”《再次星子韵赠遇伯》曰: “同辈君年少,微官幸早休。”
王道新(字介公)
山东济宁人。顺治三年进士。十年任甘肃巡茶御史。《新书》收其福建参议任内吏牍。
王际有(字书年。大有)
江南丹徒人。顺治二年举人。康熙二十二年任广东高州知府。《新书》收其泾阳知县任内吏牍。
王度(字平子)
山东泰安人。顺治三年进士。由大同知县擢刑部主事,恤刑江南安徽池太四府,多所平反,全活甚多。累官至户部侍郎(《清代职官年表》无此说)。致仕居乡,八十余岁卒。《新书》收其江南恤部吏牍。
王澧(字兰陔。楚先)(一六一六—一六九二)
江南常熟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十七年任金华知府。入清,顺治十七年以都水司主事任杭州南关监督,历刑部浙江司郎中、云南司郎中。以病乞归,居乡十七年方卒。
王日藻(字印周。号却非)(一六二三—一七○○)
江南华亭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掌江宁芦政分司。历郎中。康熙元年至五年任江西提学佥事。十八年由豫河道授浙江按察使,十九年迁江西布政使,二十一年迁河南巡抚。后历工、户部尚书。以事落职,复起总理高堰河工,勤瘁卒工所。《新书》收其芦政部宪、江西学宪任内吏牍。
王泰复(字芦人) 江南歙县人。曾任福建沙县知县。
王应华(园长)
广东东莞人。崇祯元年进士。曾任浙江提学道、布政司左参政。入清事迹未详。善兰花竹石。
王执中(字宪章) 奉天广宁人。顺治十二年任江南和州同知。
王阶(字浴青。旦复) 直隶景州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曾任浙江台州推官。
王永吉(字铁山。修之)
江南高邮人。天启五年进士,官至蓟门总督。入清授大理寺卿,累官国史院大学士。顺治十五年坐兄子科场事,责授太常少卿,未几即进左副都御史。十六年卒。《尺》亦收其书信。
王范(字慕吉。君鉴、心矩)
四川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丹阳知县、浙江巡按御史。清勤有能声。入清不仕,寓居丹阳,邑人赡送薪米不绝。
王灿(字潜生) 顺天蓟州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曾任汝阳县令。
毛一麟(字圣临)
奉天广宁人。贡生。顺治八年任汉中知府。十三年整饬临洮道。十五年升浙江按察使。十六年升江南右布政使,十八年罢。
毛逵(字锦来)
江西新昌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曾任平阳推官。康熙十一年以吏部主事任广西乡试副考官。
毛赓南(字南薰)
陕西南郑人。拔贡。曾任达州知州。顺治十六至康熙五年任杭州同知,升扬州知府。
孔贞来(字元起) 山东曲阜人。贡生。康熙六年任江南宁国知府。
冯萼舒(字慎贻。■卿)
浙江慈溪人,长兴籍。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六年任贵州黎平推官,十四年任江南太平知府,此前曾任江宁同知。有政声,入府志循吏传。
叶灼棠(字函公,一字嵩巢)
江宁人。顺治八年拔贡,考取中书。官至福建兴泉道。曾任福建漳泉兵宪、按察副使。有《嵩巢诗集》。
刘玉瓒(字黄中) 顺天大兴人,
一曰宛平。顺治四年进士。十年任江都知县,十五年任太原中路同知。后升江西抚州知府。
刘佑(字云麓)
直隶曲周人。贡生。顺治十三年任蕲水知县。康熙元年任江南泰州知州。《新书》收其高唐知州任内吏牍。
刘珖(字兰嵎) 山东莱阳人。顺治六年进士。曾任彰德推官。
刘■圣(字竹堂) 山西介休人。曾任延安推官。
刘沛引(字松舟) 直隶大兴人。曾任太平同知。
刘景荣(字仁侯) 汉军正白旗(广宁)人,
一曰镶白旗。顺治九年进士。康熙四年至十二年任江南按察使。
刘璟(字翔公) 直隶固安人。曾任兰州知州。
米汉雯(字紫来。秀岩)
直隶宛平人,一曰大兴。顺治十八年进士,历建昌、长葛知县。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入翰林。官中允,迁侍讲。康熙二十二年以编修充云南乡试正考官。性放荡不羁。工书画金石篆刻。有《漫园诗集》、《始存集》。
吕元良(字长本) 福建晋江人。曾任江宁通判。
吕南吕(字夹钟) 河南滑县人。曾任兰州推官。
朱衣客(字仙侣)
奉天沈阳人。康熙元年至十三年分守甘肃凉庄道。《新书》收其西宁守宪任内吏牍。凉庄道旧称西宁。
朱在镐(字周望) 上海人。崇祯二年与李雯等先后入复社。曾任广信推官。
阮元声(字霞屿。无声)
浙江诸暨人,监籍云南曲靖卫。崇祯元年进士,授金华推官,升吏部文选郎。曾辑《金华文征》、《金华诗粹》。
孙承泽(字退谷。北海、鲁山、耳伯、退翁)(一五九二—一六七六)
直隶高阳人,一曰大兴。原籍山东益都。崇祯四年进士,官至都给事中。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顺治十年致仕。康熙八年三月,与方文在芥子园饮酒。有《研山斋集》、
《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易翼》、《尚书集解》等。《新书》收其开封知府任内吏牍。
孙鲁(字孝若。沂水)
江南常熟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衢州推官,历高州同知,终大同知府,以母老乞终养归。
纪耀(字光甫)
直隶清苑人。顺治三年进士。十四至十七年任绍兴知府,升广西桂平分守道,十八年迁四川巡下南道。
纪咸亨(字载之)
直隶宛平人。举人。顺治十年任广东左参议。康熙八年任整饬肃州道,此前或后分巡陇右道。《新书》收其粤东宪副任内吏牍。
沈一豹(字恒文) 江南上元人。顺治二年任吴淞营副将。《新书》收其任内吏牍。
汪汝祺(字石公) 江南休宁人。贡监。曾任苏州同知。
汪伟(字长源) 休宁人。曾任浙江慈溪知县。
杨旬瑛(字似公) 福建晋江人。顺治六年进士。十七年任浙江巡按御史。
杨胤昌(一作引昌。字裔发) 汉军正红旗(盖州)人。康熙五年任乾州知州。
李文煌(字包闇)
河南颍川人。顺治九年进士。十三年任广东参议,迁湖广郧阳按察副使,转冀宁参政,致仕。《新书》收其岭东守宪任内吏牍。
李如鼎(字维岳)
安福(湖南、江西均有此县,不知何属)人。举人。康熙十年任江南上元知县。
李发元(字潞阳)
直隶高阳人。明崇祯七年进士。顺治初,任广西道御史、两淮盐课监察御史。
李昌垣(字长文)
直隶宛平人。顺治四年进士。十一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历两淮盐运副使,官至侍读。工词。
李果珍(字荆函) 陕西洛南人。举人。顺治三年任扬州榷使。
李乾生(字屏山) 四川阆中人。康熙七至九年任上元知县。
李清(字心水。映碧、天一居士)(一六○二—一六八三)
江南兴化人。崇祯四年进士,历工科给事中,升大理寺丞。入清不仕,隐居枣园,时至湖州。康熙十七年征博学鸿词,不出。为史学名儒,有《南北史合注》、《淡宁斋史论》、《明史杂著》、
《二十一史新奇》、《三垣笔记》、《三余琐录》等。《尺》亦收其书信。
李嗣京(字少文)
江南兴化人。崇祯元年进士,十五年官福建巡按,参定江西黄国琦所刊《册府元龟》一千卷。有《冷香斋集》、《匡山吟》。《新书》收其南昌推官任内吏牍。
李嵩阳(字玄佩)
河南封丘人。举人。顺治三年任两淮盐使。七年以御史督学江南。十年分守陇西道。十五年分守温处道。十八年分巡宁夏道。康熙二年由西宁道授广东按察使,任至四年。《新书》收其江南学宪任内吏牍。
吴用光(字亮公) 陕西高陵人。顺治四年进士。十六年至康熙四年任平阳知府。
吴晋昌(字曼殊) 河南固始人。贡生。顺治十一至十二年任徽州知府。
吴道煌(字瑶如)
钱塘人,直隶宛平籍。顺治六年进士,授武康知县,补阆中,擢礼部郎。康熙二年出为苏州知府,以逋逃失察,六年调归。吴民思之,立祠于虎丘。
吴翀(字六翮) 陕西华阴人,
一曰四川华阳。举人。康熙六至十一年任金华知府。任性乐易,貌冲和,不事更张,宽仁长者,以亲老乞终养归。
吴盛藻(字采臣)
江南和州人。选贡。康熙八年任雷州知府。十四年任广东按察副使。《新书》收其平阳兵宪任内吏牍。
佟国瑜(字昆璧)
奉天抚顺人。荫生。康熙七至八年任杭州同知,兼南、北关监督,后迁衡州知府。
佟康年(字晋侯。晋公)
汉军正蓝旗(辽阳)人。康熙九至十一年任浙江粮储道。十六至十七年分巡淮扬海道,十七年迁湖北按察使,十九年迁福建布政使,二十年迁江西巡抚,二十二年解职,明年卒。《新书》收其浙江粮宪任内吏牍。
张一魁(字梅庵)
锦州广宁人。康熙十年任河东都转运使,后左迁知景州,百姓爱之如慈父母。《新书》收其淳安知县任内吏牍。
张文光(字樵民) 河南祥符人。曾任钱塘知县
张弘俊(字及庵) 顺天大兴人。顺治四年进士。曾任广东驿宪。
张所志(字淡明)
汉军正黄旗(辽阳)人。顺治十五年任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十七年任四川学院巡按。康熙十二年分守冀宁道,十八年迁福建按察使,二十一年迁江西布政使,二十六年解职。《新书》收其湖广巡按任内吏牍。
张明弼(字公亮。琴牧)
江南金坛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广东知县。有《萤芝全集》。《尺》亦收其书信。周亮工《尺牍新钞》亦收其文。
张能麟(字玉甲。西山)
直隶大兴人。顺治四年进士,授仁和知县。十一年任江南下江提学道。前此曾任四川邛州知州。十八年任四川分守上南道,康熙元年转分巡建昌道。
张瑃(字伯珩)(一六二三—一六六四) 山西阳城人,
一曰泽州。崇祯十六年进士。入清,顺治八年任四川学院巡按。历官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顺治十七年由大理寺卿迁工部右侍郎,旋授陕西巡抚。康熙即位,降调福建督粮道参议,积劳卒。
陈台孙(字阶六。楚州酒人)
江南山阳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十五年任平湖知县。入清,顺治十五年任礼科右给事中。十七年升福建参议督粮道。曾在甘肃任分守陇右道。工诗,有《蜃舫集》。周亮工有《陈阶六在云间索同社诸子作画数十幅见寄感赋》一诗,魏学渠有诗《淮上访陈阶六明府》,可见其江浙游迹。
陈开虞(字斯微。大亨)
陕西富平人,一曰西安。生员。康熙二至八年任江宁知府。《四》收其《乞王安节图章启》。
邵廷琦(字慊庵) 兰溪人。曾任岳州同知。
法若真(字黄石。汉儒、黄山)(一六一三—一六九六)
山东胶州人。顺治三年进士。顺治十七年分巡冀宁道,十八年由福宁道参政授浙江按察使。康熙二年迁湖广右布政使。六年授江南右布政使。十七年荐博学鸿词,未用。工诗善画,书法魏晋。有《黄山诗留》。
郑邦相(字维公) 陕西咸宁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曾任鄱阳知县。《四》亦收其文。
郎廷佐(字一桂)
汉军镶黄旗(广宁)人。官学生。顺治十三年由江西巡抚迁江南江西总督,十八年改江南,康熙四年改两江,至七年病免。十三年任福建总督,十五年耿藩叛乱时卒于军。康熙八年正月,以处置在籍大学士金之俊告发匿名信案不当,曾降四级调用。《新书》收其江南总督任内吏牍。
林杭学(字武陵, 一作武林)
江宁上元人。贡监。康熙二年至五年任云南和曲知州。十六年任潮州知府。曾主编《潮州府志》。《新书》收其泰安知州任内吏牍。
林嗣环(字铁崖) 福建晋江人,
一曰安溪。顺治六年进士。顺治八年任广东按察副使。在官疏放,与同城高总戎互讼,各杖戍,遇赦免。客杭州,遂家焉。当事者得其一字画以为荣。僦屋西湖上,贫以死。有《湖舫集》。
周士先(字仙平。或曰字君一,一字辰岳)江宁人。贡监。官茶陵知州。《新书》收其建昌推官任内吏牍。
周有德(字彝初)贡生。汉军镶红旗(辽阳)人,
一曰正红旗。康熙二年任山东巡抚,六年迁两广总督,九年正月忧免。十三年授四川总督,十八年改云贵总督,明年卒。
周诠(字简臣) 江南金坛人。曾任余姚知县。
周茂源(字宿来。釜山)(一六一三—一六七二)
江南华亭人。顺治六年进士。历官刑部郎,恤刑,驻节雪苑。十四年任处州知府,有善政。康熙元年,以逋误,左迁归,日事著述,有《鹤静堂集》。为诸生时,入幾社,友夏允彝、陈子龙、李雯。
周季琬(字文夏。禹卿)
江南宜兴人。顺治九年进士。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湖南巡按。有《梦墨轩词》。
洪琮(字谷一。瑞玉)(一六二○—一六八四)
江南歙县人。顺治九年进士。康熙十二年由礼部郎改陕西提学佥事。《新书》收其韶州推官任内吏牍。
姜图南(字汇思。真源) 钱塘人,
一曰仁和;大兴籍。《绍兴县志》谓山阴人。顺治六年进士。八年任甘肃巡茶御史。十二年任两淮盐课监察御史。十七至十八年分守江西南昌道。后任河南睢陈道,去官归家,贫病卒。为人高简英迈,重然诺,爱宾客。有《关陇集》、《维扬集》、《客堂集》。《新书》收其两淮盐院任内吏牍。
施维翰(字砚山。及甫)(一六二二—一六八四)
上海人。顺治九年进士,除临江推官,以最擢职方司主事,历陕西、山东御史。康熙六年任山西巡盐御史。八年掌京畿道。十八年由左副都御史改山东巡抚,二十一年迁浙江总督,二十二年调福建,未抵闽署而卒。《新书》收其山陕盐台任内吏牍。
祖永杰(字汉若) 宁远(湖南、甘肃均有宁远,不知谁属)人。曾任岭北守宪。
祖泽深(字仁渊)
汉军(广宁)人。贡生。康熙二年由吏部郎迁湖广右布政使,旋罢(据《清代职官年表》,未必确。
)三至八年任淮扬海道。十八至二十二年任苏松兵备道。《新书》收其淮海佥宪任内吏牍。
赵开雍(字五弦) 江南宝应人。顺治十七年在兖州推官任,后迁南安同知。
赵廷臣(字君邻)
汉军镶黄旗(铁岭)人。贡生。顺治二年任陕西山阳知县。十五年由湖广粮道参议迁贵州巡抚,十六年迁兵部右侍郎授云贵总督,十八年改浙江总督,至康熙八年卒官。有《赵清献奏议》。
赵进美(字韫退。嶷叔、清止)
万历四十七年生。山东益都人。崇祯十三年进士。顺治十三年分巡江西湖西道,十八年迁广东左参政。康熙四年以陕西参政分守关西道。十六年任河南河北守巡道,二十一年迁福建按察使,二十三年罢。有《清止阁集》。工戏曲。王士禛为写《清止赵公墓志铭》。
赵钥(字南金。千门)
山东莱阳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曾任南昌推官。工词。有《赵氏词韵》。宋荔裳有词《赠赵千门谪官武林》。
(作品见《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四六初征》。其中有其他交往者已列他类,虽有作品而可确定非直接组稿者亦不列入。渔所辑之《名词选胜》、《尺牍二征》诸书中当尚有一些新人,惜笔者无缘得见,只好俟诸来者矣。)
《尺牍初征》
王凤鼎(字冶山)
王家栋(字石公)
王铎(字觉斯)(一五九二—一六五二)
韦人龙(字剑威)
叶永堪(字更生)
叶雷生(字蕃仙。蓉庵)
包尔庚(字长明。宜壑居士)
关键(字六钤。三潭老渔、蕉鹿山人)
许直(字若鲁)
吕阳(字全五。詹望、薪斋)(一六一三—一六七四)
吕宫(字长音。苍忱、金门)(一六○三—一六六四)武进人。官至弘文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致仕。
吕潜(字孔昭。半隐、石山农)
朱京琦(字汝平)
伍瑞隆(字国开,铁山、鸠艾山人。)广东香山人。天启元年举人,历官河南兵巡道。入清不仕。有《怀仙亭草》、《雩乐林》诗、《鸠艾山人遗集》。
沈幾(字去疑)
沈鼎新(字自玉)
杨大鲲(字九抟。陶云、秋屏、天池、晓屏)
吴太冲(字默寘。若谷、■泉头陀)
张九征(字公选。湘晓)(一六一八—一六八四)
张遂宸(字相期。卿子、西农)
陆上澜(字芳洲)
陆世廉(字起顽)
陆进(字荩思)
陆隽(字升黉,一作升璜)
陆敏树(字蕙亩。湑山)
陆嘉淑(字冰修。孝可、射山、射山衰凤、子柔、辛斋、删梅道人)
陈际泰(字大士)
范光文(字潞公。甬憨)
卓天寅(初名大丙。字火传。亮庵)
卓回(字方水。休园)
金之俊(字彦章,一字岂凡。息斋)
洪吉臣(字载之)
俞汝言(字右吉。渐川遗民、大涤山人)
姚玄煐(一作元煐。字碧液。尔含)
姚佺(字仙期。山期)
高世泰(字彙旃)
诸九鼎(一名昙。字骏男。铁闇、惕庵)
诸匡鼎(字虎男。橘叟、锁石山旅人)
诸长祚(字永龄。秋鹤山樵)
翁世庸(字用公。东山)
黄澍(字仲霖)
曹胤昌(字石霞)
韩诗(字子固、圣秋。固庵)
董以宁(字文友。宛斋)
嵇永仁(字留山、尔谐。匡侯、抱犊山农)(一六三七—一六七六)
嵇永福(字迩遐。衣玄、漪园)
程光禋(字奕仙)
缪沅(字未详)
魏学渠(字子存。青城、湖西)
魏象枢(字环极、环溪。庸斋、寒松老人)(一六一七—一六八七)
《资治新书》
丁浴初(字咸池)
马逢皋(字翰如)
马瑞图(字遇伯)
王道新(字介公)
王际有(字书年。大有)
王度(字平子)
王澧(字兰陔。楚先)(一六一六—一六九二)
王日藻(字印周。号却非)(一六二三—一七○○)
王泰复(字芦人)
王应华(园长)
王执中(字宪章)
王阶(字浴青。旦复)
王永吉(字铁山。修之)
王范(字慕吉。君鉴、心矩)
王灿(字潜生)
毛一麟(字圣临)
毛逵(字锦来)
毛赓南(字南薰)
孔贞来(字元起)
冯萼舒(字慎贻。■卿)
叶灼棠(字函公,一字嵩巢)
刘玉瓒(字黄中)
刘佑(字云麓)
刘珖(字兰嵎)
刘■圣(字竹堂)
刘沛引(字松舟)
刘景荣(字仁侯)
刘璟(字翔公)
米汉雯(字紫来。秀岩)
吕元良(字长本)
吕南吕(字夹钟)
朱衣客(字仙侣)
朱在镐(字周望)
阮元声(字霞屿。无声)
孙承泽(字退谷。北海、鲁山、耳伯、退翁)(一五九二—一六七六)
孙鲁(字孝若。沂水)
纪耀(字光甫)
纪咸亨(字载之)
沈一豹(字恒文)
汪汝祺(字石公)
汪伟(字长源)
杨旬瑛(字似公)
杨胤昌(一作引昌。字裔发)
李文煌(字包闇)
李如鼎(字维岳)
李发元(字潞阳)
李昌垣(字长文)
李果珍(字荆函)
李乾生(字屏山)
李清(字心水。映碧、天一居士)(一六○二—一六八三)
李嗣京(字少文)
李嵩阳(字玄佩)
吴用光(字亮公)
吴晋昌(字曼殊)
吴道煌(字瑶如)
吴翀(字六翮)
吴盛藻(字采臣)
佟国瑜(字昆璧)
佟康年(字晋侯。晋公)
张一魁(字梅庵)
张文光(字樵民)
张弘俊(字及庵)
张所志(字淡明)
张明弼(字公亮。琴牧)
张能麟(字玉甲。西山)
张瑃(字伯珩)(一六二三—一六六四)
陈台孙(字阶六。楚州酒人)
陈开虞(字斯微。大亨)
邵廷琦(字慊庵)
法若真(字黄石。汉儒、黄山)(一六一三—一六九六)
郑邦相(字维公)
郎廷佐(字一桂)
林杭学(字武陵,
林嗣环(字铁崖)
周士先(字仙平。或曰字君一,一字辰岳)江宁人。贡监。官茶陵知州。《新书》收其建昌推官任内吏牍。
周有德(字彝初)贡生。汉军镶红旗(辽阳)人,
周诠(字简臣)
周茂源(字宿来。釜山)(一六一三—一六七二)
周季琬(字文夏。禹卿)
洪琮(字谷一。瑞玉)(一六二○—一六八四)
姜图南(字汇思。真源)
施维翰(字砚山。及甫)(一六二二—一六八四)
祖永杰(字汉若)
祖泽深(字仁渊)
赵开雍(字五弦)
赵廷臣(字君邻)
赵进美(字韫退。嶷叔、清止)
赵钥(字南金。千门)
前一篇:李渔交游考·(四)-2
后一篇:李渔交游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