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系闽西,心怀厦门

(2024-11-25 09:01:56)
标签:

社会生活

情系闽西,心怀厦门
情系闽西,心怀厦门
.
岳允富/图文
.
        2024年11月23日上午,由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龙岩市厦门知青联谊会联合举办的厦门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纪念会,在厦门斗西路才佬饭店举行。厦门市各中学老三届知青代表和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武平县的厦门知青代表近80人出席了纪念会。龙岩市厦门知青联谊会到会代表30人,是历次到故乡参加知青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  
.
       在人生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经历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照亮着我们的人生道路。到故乡参加厦门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纪念会,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向过往岁月的大门,让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又一次被激活,如潮水般涌来,百感交集,内心的感慨与感动难以言表。
.
       我在活动现场见到老同学谢春池,这位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的领头羊正在会场忙碌着。春池同学去年9月曾突发严重心梗,9月上旬搭支架三根,下旬又搭支架两根,5根支架的介入,挽回了他危在旦夕的生命。或许上天怜悯厦门知青的文化活动离不开春池,而春池也确实还有未竟的事业要做,虽然他至今仍是恢复身体的静养期,但还是坚持到会场主持这场特殊的纪念会。我俩双手紧握在一起,他又拍拍我的肩膀,四目以对,俩人都没说话,心灵相通,一切都在不言中。春池转身又投入忙碌中,许多事情他总是亲力亲为。 
.
        55年前的那个特殊时期,两万多名厦门老三届学生,怀揣着懵懂与憧憬,告别了繁华的故乡厦门,奔赴闽西的上杭、永定、武平三县乡村插队落户。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岁月,学业的中断,命运的转折,让我们这群年轻人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
       在纪念会上,各中学老三届的代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那段挥之不去的知青生活记忆。回忆起那段上山下乡的日子,心中总是五味杂陈。初到农村,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任务,我们曾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我们用稚嫩的双手耕种土地,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希望,那些与土地亲密接触的日子,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更加珍惜每一份收获。  
.
       时光荏苒,当年在闽西插队落户的厦门知青大部分陆续回到了故乡厦门定居,在厦门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留在了闽西。这群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数十年过后,如今都成了实实在在的闽西人。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我们把青春甚至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红土地,同时也见证了红土地的变迁与发展。我们在这里成家立业,为闽西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既是闽西人,又是厦门人,虽然远离了厦门的繁华,但我们从未淡忘心中的故乡厦门。分居在厦门和龙岩两地的厦门知青,其实都是同一根藤上,在特殊历史时期结出的两颗青春果,根植在我们血肉之躯中的乡情、友情和同学情,早已在骨子里让我们紧紧相连。 
.
       厦门知青的文化活动,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始于1994年。1994 年10月,厦门双十中学成立老三届同学会,这是厦门市第一所中学的老三届同学会,随后厦门各中学老三届纷纷成立了同学会。1996年7月闽西厦门知青联谊会成立,而且是经政府民政机关审核批准的群众社团组织。闽西厦门知青联谊会的成立是春池同学一手策划完成的,厦门和龙岩两地的知青文化活动联系也更加紧密了。  
.
       三十年来,厦门和龙岩两地共同完成了多次大返乡活动:厦门知青上山下乡插队闽西30、40、50周年,组织较大规模的返回第二故乡活动、厦门知青艺术团到闽西第二故乡巡回演出、在闽西举办较大规模的座谈会等纪念活动等;出版了近 200 本各类书籍,那些文字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倾诉着我们的心声;十多种知青小报,传递着我们的故事和情感;厦门知青艺术团的 150 多场演出,更是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我们厦门知青的风采。举办知青文化周、文化年活动,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不断延续,今年已经是第 5 个厦门知青文化年。  
.
       厦门知青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品位比较高,涉及的领域很多,不仅做知青题材,还有不少非知青题材,比如特区文化、孝道文化、抗战文化、红十字文化、闽南文化、志愿者文化等等。有些活动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或可以称之为全国之最。厦门老三届知青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在厦门和闽西两地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国内的老三届知青群体中也产生相当的反响,被称之为“东南独秀”,引起广泛的注目。  
.
       谁能想到,这群曾经中断学业、缺少文化的知青,却做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工作,而且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作为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的主要负责人谢春池贡献最大。我认为,厦门知青是幸运的,厦门知青的文化活动因为有了春池这样的领头羊才风起云涌且有声有色,因为有了春池才经久不衰且花样翻新,因为有了春池才声名鹊起且名扬厦门岛内外!  
.
       岁月不饶人,今天的厦门知青都老了,年纪小的已过七旬,年纪大的已超过80岁。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再说“来日方长〞的资格。我们深知,我们已进入生命的倒计时,我们剩余的时间并不多了。厦门老三届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没了学校的界限,年级的界限,各中学老三届融为一体,互称同学。厦门和龙岩两地知青联手举办的厦门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纪念会是个友谊相会的平台,在这里多年未见的老乡、工友、战友和同学喜相逢。遗憾的是,有些人因为健康方面的原因没能到会,而有些人去了天堂而永远无法见面。
.
       作为留在闽西生活的厦门知青,厦门故乡的温情从未在我们心中消失。虽然身处异地,但每当听到关于厦门的消息,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那片熟悉的土地,那座美丽的城市,是我们永远的根。我们在闽西待了一辈子,还将继续生活下去,我们的心中始终与厦门紧紧相连。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厦门龙岩两地的厦门知青如何加强联系,如何更好地合作,探讨以何种活动方式,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快乐一些,更加充实一些。
.
       这次上山下乡55周年的纪念会,是一次心灵的重逢,是一次情感的盛宴。它让我们更加坚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身处何方,厦门龙岩两地厦门知青之间的情谊永不褪色。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每一天,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
      愿岁月温柔以待,愿我们的知青情谊长存!
.
情系闽西,心怀厦门
.
.
龙岩红色旧址:邓子恢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雏鹰高飞
后一篇:又见西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