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结伴而行,夏夜追星
标签:
文化生活 |
我儿子发表在《中国摄影报》的图文。感谢《中国摄影报》的推送!
.
结伴而行,夏夜追星
夏季适合拍摄银河,如果你喜爱拍摄星空,那么是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追星之旅”。星空的拍摄非常讲究天气,需要晴朗的夜空,同时要远离城市光污染以及月光的干扰。可通过莉景天气或StarWalk等软件识别月相,在无月的夜晚,能拍到更多的星空细节。最好准备全画幅、高像素、高感性能好的相机,大光圈镜头、三脚架、头灯、移动电源等设备,结伴安全出行。
拍摄当晚,我们驱车到达远离城市的一个山顶,由于导航的偏差,离我们预先选定的地方还差了一段距离,这时离月亮下山还有2小时,于是我们开始观察所在的地点能否拍摄些内容。
在半个月亮的微光照射之下,我看到旁边有个木栈道,上方正好是浅浅的银河。我掏出设备,试拍了一张感觉还不错。于是小伙伴们决定在这拍几张星空人像,再更换地点。
我们让模特站在栈道上,拍摄与银河同框的照片。这时的月光给予人像一些补光效果,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背景的银河也相对弱一些。
根据拍摄距离,我选用一支35mm
F1.4镜头,设置光圈F1.6、ISO3200、曝光10秒,拍出来的星星没有拖尾现象。拍摄星空光圈可以开到最大,定焦镜头成像素质高,若再收一两挡,边缘画质会更好。大光圈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对焦远处星空时,人物会虚化。我用比较简易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即拍一张星空对焦准确照片,再拍一张人像对焦准确照片,后期利用蒙版工具合成。对焦时使用手动对焦,屏幕放大10倍,检查主体是否处于最佳合焦状态。模特在两张长曝光照片里的姿势要相同,一动不动地拍完。
待我们换到另一地方拍摄时,月亮已落下。这时银河更加明显,我换用15-35mm镜头,用超广角端更好地展现天穹的壮丽。超广角镜头下,人与银河都离镜头较远,单张即可拍摄完成。拍摄时注意,人物手中的柔光灯点亮时间约1秒,用手机屏幕给地面花朵一扫而过稍作补光。
后期处理时,在ACR中打开RAW文件,执行“光学→配置文件”,选择“使用配置文件校正”和“删除色差”。在细节面板中执行“减少杂色→去杂色→增强”,智能减少杂色,默认值为50,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调整白平衡和色调,使画面偏蓝一点,和橙色柔光灯互补。稍微提高对比度与去除薄雾的数值,让银河更明显。
两张照片景深合成的处理方法:执行“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调整上下两张图层,选择“天空”,添加蒙版,再用画笔擦去多余位置即可。
.
调整色温、色调,使星空的色彩更加符合主观表达。 岳瀚
摄
.
.
.
.
.
.
.
.
.
作者:岳瀚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