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中山公园猴山
.
岳允富/图文
.
龙岩的中山公园位于龙岩市中心的梅亭山,民国16年(1927年)始建,面积3公顷,全园有红亭(又称俄罗斯亭)、中山亭(又称希腊亭或埃及亭)、民权亭(又称五角亭)、民主亭(又称八角亭)、民生亭(又称四角亭或桥亭)五亭,一山(猴山)一桥(虹桥)一塔(擎天塔)一池(莲花池)一树洞(古樟树树洞)一吉祥物(石羊)。
.
中山公园原有广场(体育运动和集会场所),可容纳万余人。场内有看台,西侧为七层擎天塔。公园树木花草郁郁葱葱,保留有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三座四角、五角、八角造型各异的亭阁,山边雕筑假山(俗称猴洞),假山前有水池,池顶雕龙喷水,池中虹桥横架,园中绿草成茵,曲径通幽。
.
1998年及2017年,龙岩市政府先后两次对中山公园进行改扩建,在保留印记、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以“整体统一、修旧留旧”的原则,对现有园林景观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并增加了水系草坪、街心广场两大景区,种植了假槟榔、大王椰子、华盛顿棕榈、董棕等名贵树种,并配套建设了夜景工程,形成了“水景、绿景、夜景”、“绿化、美化、彩化”的有机结合,公园和街心广场相连,形成城市新景观,是龙岩的园林胜景,历来都为游人必到之处。
.
中山公园设计最精彩处是称为猴山的假山。假山南北长30.6米,东西宽13.3米,主峰高达15.16米,采用塑石法,节约用石,为当地石灰泥外砌,内骨青砖砌筑,外面用加彩灰塑涂表,其建筑结构为蛋形结构,没有横梁,没有天窗,完全靠砖拱受力支撑,非常坚固,上百人在上面行走也不会坍塌,这是岭南建筑中创新之举,为闽南一绝。
.
(有关资料摘自网络)
.

龙岩中山公园大门
.

赵朴初先生题“中山公园”
.

大门内景
.

中山公园设计最精彩处是称为猴山的假山
.

梅亭山边雕筑假山(俗称猴洞),假山前有水池,池顶雕龙喷水,池中虹桥横架
.

池中虹桥横架
.

民生亭(又称四角亭或桥亭):桥头亭以镇水。呈四方形,亭外柱用白砖砌成曲线螺纹形状,此种变柱的设计堪称全国一绝;亭内增设四根红色木柱,增加了空间上的层次感,构成一种亭中有亭的视觉效果。
.

桥亭一角
.

莲花池,水面不大
.

拾阶而上,右侧为猴山及虹桥
.

虹桥和桥头民生亭
.

虹桥和桥下莲花池
.

猴山的假山。假山正立面灰塑两条盘龙,龙头探水、绕门牡丹
.

虹桥和假山
.

虹桥和桥头民生亭
.

桥头民生亭一角
.

假山南北长30.6米,东西宽13.3米,主峰高达15.16米,采用塑石法,节约用石,为当地石灰泥外砌,内骨青砖砌筑,外面用加彩灰塑涂表
.

附壁青龙、树形栏杆
.

假山旁的阶梯
.

猴山的假山建筑结构为蛋形结构,没有横梁,没有天窗,完全靠砖拱受力支撑,非常坚固,上百人在上面行走也不会坍塌,这是岭南建筑中创新之举,为闽南一绝
.

猴山的一处洞口
.

假山在仅仅三百平米的空间里,山水桥亭四者组合十分巧妙,假山分成两峰相望,其间架以飞梁,曰:醉云桥。假山正立面灰塑两条盘龙,龙头探水,水面小,上架拱桥,真是山水毕至。
.

假山的外围墙
.

假山内构猴洞三层,上下环绕象迷宫一样,步入其中,可上可下,左右皆有通道,一步一景,真是妙趣横生
.

猴洞三层,上下环绕象迷宫一样
.

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假山猴洞内捉迷藏
.

假山右侧的外围墙
.

假山右侧一处入口通道
.

民生亭(又称四角亭或桥亭):桥头亭以镇水
.

民生亭(又称四角亭或桥亭)
.

民生亭亭柱
.

假山在仅仅三百平米的空间里,山水桥亭四者组合十分巧妙,在小小的空间里,你可以发现有八景:桥亭、虹桥、莲花池、附壁青龙、绕门牡丹、莲花门、醉云桥、树形栏杆。
.

假山旁的珍贵奇石
.

通往街心广场的宽敞通道,通道两侧是高大的名贵树种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