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文庙
岳允富/图文
上杭文庙,又称孔庙,学宫,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区轴心,即解放路东段。据乾隆版《上杭县志》记载,该庙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后因毁于水或坏于蚁,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原地重建,原占地8713平方米,迄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
上杭文庙是福建省保存较完整、最具特色的文庙,成为杭邑历代文人雅士尊孔祭孔、弘扬儒学、祈求功名、聚文会友的高雅圣地,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圣门进入庙内,有泮池和棂星门,构成一个前院,它标示着文庙的礼制。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孔庙设门名棂星,喻尊孔如同尊天。


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泮池四周设有雕石围栏。

上杭文庙以大成殿为主体,分前、中、后三门。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孔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泮池中间有一桥,称“状元桥”。清同治十年(1871),上杭籍丁锦堂状元曾过此桥;1961年,事隔90年,全国高考状元丘维声(上杭稔田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亦曾过此桥。


大成殿飞檐翘角,雕龙饰凤,卫以石狮。天花板上那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两幅麟麒画像完好如初,两边墙壁上刻有花鸟、龙凤、玉兔等纹案图像。
月台四周设有雕石围栏,围栏上各色石狮栩栩如生。




大成殿两侧设有廊道,墙上有圣贤画像

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正厅立雕龙石柱10根,殿内供奉孔子和四配

大成殿“万世师表”匾额,是清康熙年间奉立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00年由群众集资铸就孔子铜像一尊,置于大成殿正中。2012年四配铜像重塑被请进上杭文庙,成为上杭又一道人文景观。该四配铜像均约有2.18米高,150多公斤重。
“四配”是文庙受奉祀人物中仅次于孔子的人物,又称“四公”、“四圣”,是最受儒家门徒推重的孔子学说的四大传人,他们分别是颜回、曾参、孔伋和孟轲。

孔子铜像置于大成殿正中。像中的孔子,慈祥可亲,手掌恭握于胸,形态平和,目光睿智,其超凡的心襟和悦目的谦逊和谐,永远为世人开启大度、仁爱的胸怀。

集资铸就孔子铜像立的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