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览上杭城

(2019-10-07 14:31:46)
标签:

游山玩水

游览上杭城


岳允富/图文


    上杭化肥厂老工友煊杭邀请,逖平开车,我与逖平夫妇三人一起去了一趟上杭县城。


   上杭城,煊杭开车带我们去老街新区四处逛了逛。客家缘文化中心、瓦子街、华嵒纪念馆、孔庙、丘氏家族总祠等处,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一番。


    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在客家民系播迁发展中,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现在沉睡于历史中的“瓦子街”重现上杭,为世界客家乡亲提供了一个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崭新平台。

    2011年1月1日上杭县瓦子街开街

游览上杭城
瓦子街

游览上杭城
瓦子街阳明亭

游览上杭城
时雨记碑

游览上杭城
   王阳明简介。《时雨记》的作者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县人。他少年时学文习武,在状元父亲(王华,明成化十七年状元)的教诲下,十分刻苦,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守仁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后擢右佥都御史,续任南赣巡抚。因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公。

游览上杭城
附:《时雨记》碑文内容

  正德丁丑三月,奉命平漳寇驻军上杭。旱甚,祈于行台。雨日夜,民以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师,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大雨,民乃出田。登城南之楼以观,民大悦。有司请名行台之堂为时雨,且曰:民苦于盗久,又重以旱,谓将靡遗。今始去兵革之役而大雨适降,所谓王师若时雨,今皆有焉,请以志其实。呜呼!民惟稼穑,德惟雨,惟天阴騭,惟皇克宪,惟将士用命效力,去其莨蜮,惟乃有司实耨获之,庶克有秋。予何德之有,而敢叨其功。然而乐民之乐,亦不容于无记也。是日参政陈策、佥事胡琏至,自班师,遂谒文公祠于水南,览七峰之胜概,归志于行台之壁,赋诗志喜焉。


游览上杭城
   太忠庙,又称大忠庙,是为祭祀唐朝开元年间进士张巡而建的。太忠庙原先建在县城东北处,明嘉靖二年(1523年)被毁,直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迁建于现址,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

   太忠庙门上一幅对联:“千载睢阳留碧血,万家玉烛照丹心”;横披是天地正气。这幅对联既写出了张巡的英雄壮举,又写出世人对他的缅怀之情。

游览上杭城
太忠庙碑文

游览上杭城
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简介

游览上杭城
    流芳坊。流芳坊是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时,为了表彰明诰赠奉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吴谷用及其子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树,由时任地方官员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荣。牌坊上有(恩荣)字样,就是朝廷(皇帝)“恩赐荣誉”的意思。“流芳”是流传芳名于后世,即“流芳百世”的意思。从牌坊勒石上可看出,此牌坊于明清两代经吴氏后嗣(子孙后代)多次维修。

    牌坊上有“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和“南京户部郎中父吴谷用”等字样,可见吴谷用与吴湘是父子关系。经查考有关资料,吴谷用父子是胜运里汤湖(今属上杭县稔田镇)人;吴谷用,字时济,封赠南京户部郎中;吴湘,吴谷用之子,字茂泰(又茂参),明洪武年间荐科举人,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游览上杭城
    流芳坊。吴氏后嗣(子孙后代)为官者众多,子孙辈就有14人被授予功名或担任官职。也正是因为人才辈出,所以吴氏后裔也十分重视流芳碑带给他们的荣誉。

   自明正德九年建造流芳坊后,曾进行过至少五次重修,分别为明万历二十九年由地方官员重修,清康熙、雍正、嘉庆和光绪年间由其裔孙进行过重修。

游览上杭城
    流芳坊的保存,说明至明代客家民系已在上杭形成相当影响,是上杭作为客家祖地地位的一个佐证。

    1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流芳坊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在紫金南路(瓦子街)改造时进行了重修。

游览上杭城
瓦子街留影

游览上杭城
瓦子街

游览上杭城
华嵒塑像 

游览上杭城
    华嵒纪念馆。华嵒纪念馆总投资500万元,总面积1200平方米,为原客家族谱馆改建而成。

游览上杭城
2018年11月14日,正值华嵒诞辰336周年之际,华嵒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游览上杭城
馆名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题写

游览上杭城
    华嵒又名华岩,出生于上杭白砂华家亭(今属蛟洋镇华家村),后寓居杭州,是清代杰出绘画大家。

    资料记载,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华嵒善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并独创“新罗画派”,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甚大。其代表作品有《松鹤图轴》《万壑松风图轴》《山雀爱梅图轴》《宋儒诗意图轴》和《金谷园图轴》等。

游览上杭城
    上杭文庙,又称孔庙,学宫,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区轴心,即解放路东段。据乾隆版《上杭县志》记载,该庙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后因毁于水或坏于蚁,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原地重建,原占地8713平方米。

    上杭文庙是我省保存较完整、最具特色的文庙,成为杭邑历代文人雅士尊孔祭孔、弘扬儒学、祈求功名、聚文会友的高雅圣地,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览上杭城
    由圣门进入庙内,有泮池和棂星门,构成一个前院,它标示着文庙的礼制。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孔庙设门名棂星,喻尊孔如同尊天。

游览上杭城
    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游览上杭城
       上杭文庙以大成殿为主体,分前、中、后三门。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孔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游览上杭城
       大成殿飞檐翘角,雕龙饰凤,卫以石狮。天花板上那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两幅麟麒画像完好如初,两边墙壁上刻有花鸟、龙凤、玉兔等纹案图像。

游览上杭城
大成殿“万世师表”匾额,是清康熙年间奉立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游览上杭城

   2000年由群众集资铸就孔子铜像一尊,置于大成殿正中。像中的孔子,慈祥可亲,手掌恭握于胸,形态平和,目光睿智,其超凡的心襟和悦目的谦逊和谐,永远为世人开启大度、仁爱的胸怀。


   据载,上杭最早有记载科举记录的,自元代开始,有进士及荐举各1人,明代考取进士12人,举人55人,贡生222人。清代考取进士37人,其中文进士16人,武进士21人,内有武状元1人;举人328人,其中:文举人165人,内有解元2人,武举人163人,内有解元4人;贡生384人。


  福建历史上出过多位文状元,而清代武状元只有上杭人丁锦堂一人。


游览上杭城
2016年6月,孙中山丘逢甲《同心》雕像丘逢甲师范传习所旧址前落成。《同心》意指孙中山、丘逢甲等革命先驱为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国同心、同向、同行,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同源。
 
“同心铜像”是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曹崇恩设计创作,“同心”两字由台湾著名书画家、学者欧豪年教授题写,其中铸铜雕像约高2.4米,基座1.8米。

游览上杭城
  上杭县客家缘文化中心项目是我省十大客家文化重点项目之一,是上杭县辐射带动“南延北扩、沿江发展”的城市发展布局、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点工程。

  该项目由客家族谱博物馆、展览馆及档案馆、图书馆、文化中心、客家缘酒店等建筑群组成,建成后将形成以参观、展览、会议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6.39公顷,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38亿元人民币。

游览上杭城
  客家族谱博物馆是上杭县客家缘文化中心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3507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亿元。客家族谱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为一体,是客家人主要的家族史料收藏单位,是全国唯一的收藏客家族谱的专题博物馆。

  客家族谱博物馆主要由三个展厅、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中华记忆、文化瑰宝,梦绕中原、祖地情结,客家族谱、血缘密码,繁衍播迁、族谱传世,族谱文化、传承弘扬。各展厅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科技手段向观众全面展示客家族谱及其功能价值、客家民系的形成及特征、客家姓氏源流、两岸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的血脉亲情等内容,让观众从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族谱文化。

  

游览上杭城


游览上杭城

丘山墨客的博客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