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龙舟池畔景观
-
岳允富/图
-
-
-
-
龙舟池位于集美鳌园路南侧与龙船路之间的海边。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厦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也就是现在的厦门集美龙舟池,宽300米,长8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
厦门集美龙舟池的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庚”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池畔四周建有数座仿古建筑的琉璃瓦顶楼台、廊庑和亭榭,以北岸居中的“南辉”亭为主观景台和指挥台,建筑为廊庑式,长48米,宽8.5米,两端连以双层八角亭攒尖顶,中为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均为琉璃瓦屋面。
龙舟池周围亭台具有深受东南亚文化影响的具有强烈的闽南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是龙舟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庚风格: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这些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格,人们称它为“嘉庚风格”,俗称“穿西装,戴斗笠”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前后经历了全面西方样式向富有闽南特色地域建筑样式的转变,直至形成不土不洋、中西混合的独特、新奇的建筑形态。这就是注重闽南式大屋顶与外廊建筑式样西式的巧妙结合,以斜屋面、绿瓦、拱门、圆柱、长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他还利用本地的黏土与砖瓦厂挂钩生产釉面红砖,特别是规格统一的橙色带滑面的大片瓦,人称“嘉庚瓦”,瓦的底面预留铁钩,穿过下面瓦上预留的洞口用铅丝绑在檀条上,使其连接牢固。
(文字资料摘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