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比—布莱恩特密码

(2010-05-03 14:03:10)
标签:

体育

篮球

科比

湖人

阿杜

洛杉矶

娱乐

分类: 篮球

http://s5/middle/6065f064h85ab1a401964&690

/遣悟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科比选择了前者。

 

  季后赛首轮,湖人面对阿杜领衔的生瓜蛋子雷霆。媒体无一例外地把它定义为“实力悬殊,毫无看点”的对抗,洛杉矶早报的记者们早早就浸淫在湖人40轻取雷霆的最后一场比赛后,在自己的报纸上,映着一个醒目的标题:40CHAMPION? WE ARE ALL READY

 

  可当大比分定格在42(最后一战还是最后时刻科比跳投不中加索尔补篮绝杀),而且第四战完全被对手屠戮,毫无招架之力,所有的洛杉矶迷们都悄悄收起了自己的放肆的笑,虽然湖人笑到了最后,涉险过关,但此番境况,不禁让人想起了上赛季被无姚无麦的火箭拖入抢七的尴尬局面,哪怕最后湖人以狂胜收尾。

 

  这对于志在卫冕的湖人而言,有着一种抽离出来的难以言表的痛。每每想起,都隐隐作痛。但无论如何,湖人仍然走在卫冕的路上。

 

  科比,离自己孤身带领湖人卫冕又进了一步,离自己抱某大腿的谣言又远了一步。这个对于胜利,对于总冠军有着他人难以想象的饥渴的24号,在这个疯狂的五月,将会上演怎样的疯狂。

 

  纵观第一轮,科比的表现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用拙劣来形容。他很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配得上那个39000的乔丹级别合同,但看上去,他有点急了。第二场,当科比开启攻击模式以28次的高出手(命中12球)砍下39分的时候,湖人也仅是在主场以3分小胜;第三场,第四节在阿杜防守下被逼红了眼的科比完全无视身边队友,最后时刻的102中的拙劣表现将胜利拱手让出。

 

  整个系列赛,围绕科比一直争执不休的话题是:湖人需要一个怎样的科比,科比该做怎样的调整。而且第三场比赛后,质疑声铺天盖地,变本加厉,也正是科比的打铁给了科比对峙者表演的舞台。科比应该限制自己的出手次数,将更多的出手权交到内线的手里,而不是一味地在外线过度滥投,无视队友的存在。更关键的是,这一次,菲尔也站在了科比的对立面:他要么投篮选择好一点,要么少投一点。这话看似是菲尔友情的忠告,但暗地里,是对科比无形的施压。所以第四场,科比将自己的得分欲望限制到10年内的最低,10次出手和12分的超蓝领数据,可这样,不仅没有为湖人换来一场胜利,取而代之的竟是一场大败。你会看到第一节科比零出手以及一次次将球往内线吊,然后又是内线一阵阵清脆的打铁声。科比用一种极端的表演在述说着什么,有时候他并不想占据那么多的出手,但有时候他必须这么做。

 

  科比—布莱恩特是一组怪异的,难以理解的特殊符号的密码,很多人都想亲近他,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开它,奈何所以的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科比—布莱恩特的密码一直都在24号自己的手里,从未改变,也不需要改变。

  科比第一轮的拙劣表现,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他的投篮指还绑着厚厚的绑带,这势必会影响他投篮的出手与控球,这也是为什么赛季后半段科比失误如此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第一轮季后赛,雷霆对于科比进行了极为严苛的防守,防守科比的名单里,除了进入第一防守阵容的赛弗罗萨,榜眼肌肉棒子哈登,阿杜在关键时刻也加入到了围剿24号的大名单里,雷霆轮番的强压防守,无疑加大了科比进攻端的难度,更何况,现在的科比,状态还没有恢复到最佳。

 

  尽管如此,现在的科比,早已褪去了年轻的桀骜不羁,虽然有时候对于篮筐还是有种嗜血的冲动与饥渴,但大多时候,在自己手感不佳时,还是选择耐心地组织比赛,充分发挥湖人内线高举高打的优势。现在的科比,变得更成熟与智慧了。今天系列赛第二轮,面对缺少防守尖兵的AK47以及布鲁尔的爵士,科比果断地开启自己的进攻模式,全场1912中,拿下31分,也成就了自己13年职业生涯中,第三次季后赛得分30+命中率超过63%“高分高效的表现。在菜鸟韦斯利-马修斯和C.J-迈尔斯面前,科比要做的就是一次次攻击篮筐,然后享受那种刷刷入筐的声音,眼前如此大的防守肥缺,科比不可能不熟视无睹。

 

  少了基里连科和奥库,爵士在和湖人交手的过程中会变得举步维艰。一来是没有人能够很好地限制科比,二来本来羸弱的内线面对湖人强大的内线群,很有可能每一个夜晚都会被轻松打爆。

 

  疯狂的五月,疯狂的科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