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闲阅读】《警惕人性自负的三种倾向》

(2024-01-05 17:10:06)
标签:

文化

时尚

历史

育儿

教育

分类: 读书小河
【休闲阅读】《警惕人性自负的三种倾向》


 


警惕人性自负的三种倾向

 


安兰德声称资/本/主/义是惟一道/德的体系,这属于对道/德概念的滥用。完全背离了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关于伦/理的个体如何成为可能的思想资源。 


道/德伦理的边界,永远处在一个个体的人的心灵范围之内,而不是群/体叙/事和社会叙/事。资/本/主/义是一个秩序概念,怎么可以说资/本/主/义是道德体系呢?


哈耶克在这方面比兰德聪明一万倍。资/本/主/义就是自/由/企/业,自/由/企/业的前提条件是自/由/市/场,市场是自/发/秩/序,而自/发秩/序是分散到个体人的知/识与伦理。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秩序现象,与道/德伦理命题不相关。真正有效的问题意识是讨论自/发/秩/序,而不是讨论资/本主/义。


当我们讨论道/德的时候,我们必须守住个人心/灵的边/界。任何群/体性秩序现象都与道德/无关,因此任何立足于群/体秩序展开的道/德讨论都是奴/役之路。兰德的东西看似高举了个/人权/利,其实是用一种联/合的群/体的人,取代了分/散的个体的人。她的错误和罗尔斯的错误是一样的,都理解不了个体之人的自/由权利如何以个体的心灵秩序为边界。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哈耶克的价值,他真的是一个认识了真/理和人/性的大思想家。按照我的理解,哈耶克的思想,未来一千年的人类社会都必须细读哈耶克。在这个糟/糕的世界上,哈耶克的思想可能是少数几个可以称之为永/恒的思想体系之一。 


而一个同时认同哈耶克和兰德的人,只能解释为对哈耶克的误/读。可以肯定地说,哈耶克思想的存在,并不是主要针对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因为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的错/误一目了然,不值得哈耶克大/动干/戈,真正让哈耶克产生忧患意识的思想对象,正是罗尔斯和安兰德这样的自/由/主/义思/潮,两种不同进路的致命的自/负,严重夸大了人的理/性的能力,忽略了每个个/体之人的幽/暗/性,而且都是以宏大叙事的进路,营造出不同性/质的乌/托/邦/世界。 


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安兰德的群体自/由伦理观,正是当今世界普遍左/倾的思想动力,中国读书人尾随在这个思潮后面亦步亦趋,都陷入到自己无法理解的左/倾狂潮之中,再一次将中/国学人带进思/想的深渊。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欧/美社会,由于传/统基/DU/信/仰秩序所支撑的保/守主/义思/想一直存在,所以当代社会白/左式的自/由/主/义在欧/美却正在遇到怀疑、批/评甚至纠偏,但观察中国社会,那些看上去漂亮的自/由主义知识人却意识不到这样的与基/DU信/仰民情秩序有关的纠/错趋势,依然跟随在欧/美左/倾思/潮的后面,在中/国思/考中/国问题。 


这是一个困境,任何时候我们学习西/方思想资源,学到的都是他们的垃/圾。我们在刻舟求剑,但历史的水流已经远行。不过这并不是知识界的错误,而是这个国家在思/想的涌现秩序上,总是落后这个世界50100年,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把握住欧/美社会的思/想脉动。 

就像丘/吉/尔说过的,下一个法/XI/斯的灾难时代,将会以反/F西S的名义出现。同理,下一个马KS的灾/难时代,将会以反马KS的名义出现,安兰德可能就是新一场灾难的思想家之一。中国的学者们此时此刻就象当年的中国学界拥抱MK思一样,正在全身心拥抱罗尔斯与安兰德。


我们必须要重申一些思想的常识,任何自/由与伦/理的问题意识,都不能放弃“个体的人在绝/对命/令意义之下展开他自身的动机的怀/疑与追/问”的基本方法论。如果人们的问题意识意识不到个体之人的边/界秩/序,那么人们关于自/由/伦理的讨论,最后都因为人/性/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走向三个残/酷的理/性自负


——超人意义上的人性论。
——合作意义上的人性论。
——自我为正/义的人性论。


这构成我们对自身人性自/负的三重警/惕:任何时候讨论超人现象,都是在呼唤强/权;任何时候讨论合/作现象,都是在讨/论NV/役;任何时候讨论正/义,都是在高估人/性。 


每个错误都隐含着关于人性论的致命自/负。其内在机理,就是在信/仰传统的意义上忽略了上/DI存在的绝对前提条件,在思想史涌现的意义上忽略甚至否定了亚当斯密“无偏差的旁观者”的秩序建构,忽略并否定了康/德意义上的“绝/对命/令”秩序。 


在罗尔斯和安兰德这里,人类的伦理直觉不是一个超验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以由人性自身设计并维护的思想存在;斯密“公/正的旁观者”和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在他们这里,从来不是一个绝对敬/畏的对象,而是一个人/性论可以取代并管/理的对象。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想/史现象,无论是罗尔斯还是安兰德,他们都宣/布自己远/离基DU信/仰秩序,宣/布自己必须离开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体系。这意味着他们宣布,古/典主义的伦理学秩序全部垮塌,只剩下个/人/权/利至上的民/主/自/由/主/义。从亚理斯多德到康德的关于伦理学意义上的“应得的赏/罚”的秩序都不存在了,罗尔斯和安兰德必须另起高楼,用一种彻底破/坏/性的力量,将个/人的权/利推到至高/无/上的程度。 


多少年轻人都拜倒在罗尔斯和安兰德的思想面前,因为他们的思想显然能够满足每个人无边无尽的自/由欲/望,如今这个欲/望换成了另一个优美的名词:个/人/权/利 


人类所有的灾/难都来自于人/性的自/负,罗尔斯和安兰德是下一场灾/难的风口。尤其是安兰德,这个从俄/罗/斯来到美/国自/由世界的女/人,带着满/腔的仇/恨,杀/敌三/千,最后成为自己的敌/人,并将自己也一起SHA/掉了。


这样的描述,正是当代自/由/主/义的全部宿命。(文鲁克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