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阅读】《你们岁月静好,---我向着标杆直跑》
标签:
教育时尚文化阅读职场 |
分类: 读书小河 |
你们岁月静好,---我向着标杆直跑
王阳明早年“致君行道”,不料中途遭遇“廷/杖”之辱,开始转型思考“觉/民行道”,“致良知”。前者是对他人内心秩序的干预,后者是自我为义,以为自己的世界有理/想/国,以为自己可以影响他人的生/命。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顽/固,你王阳明作为一个人,有什么能力影响和改变皇/帝呢?至于对普通民众的启/蒙,更是无知的僭妄,高估了知识人的能力。
这正是一代大/儒或者是中国所有读书人的缺陷所在,没有真/理引路,也不能深刻认识自己,导致思/想从来没有张力。没有真/理的人生就是瞎子摸象,不认识人性的幽/暗,就只能剑走道/德,就只能高估自己,幻想自己的知识的高/迈与德/行的优越。
知识精、英如此,民、众更是仓惶,中国人几千年不进步,在于对真、理的迷失,在于对人、性的短视,尤其是对自己的短视。
王/安石推崇《诗》《书》《周礼》等儒家经/典,吸收佛/教大乘思/想,自以为已经具备了“内/圣外/王”的大格局。但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他却致力于“得/君行/道”的制/度设计,想方设法把国/家改进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这是一个看不见真/理的儒/生最容易采取的方式,没有终极价值,就只能拜倒在权/力之下。
可怕的是,虽然这种短视的格局传承千年,却没有一个人立足于自己的人性论和认识论来试图怀疑自己。所以中国从历史到今天,任何意义上的所谓改/革其实都是与皇/权共/谋,都是为了替政/权续/命。从来没有一场改/革是为了人的权/利和自/由,也从来没有一场改/革是基于民/情秩序的自发秩序,都是一些儒/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平/天下/理想的精/神病发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感动无数人,但从来没有人追问这里的“天下之忧”或者“天下之乐”到底是指什么。儒/家向来追求“天下有道”,但“天下”是一个总括性词语,类似于人/民、百/姓。而历史事实作证,中国语境的所谓百/姓、人/民之类的大词语,通常都是皇/帝为了掩盖自己无边的权/力欲望故意制造出来的几个垃/圾/桶。
正是在这些大词语背后,中国历史只看见群体,看不见个人,看得见时/代的兴/衰,却看不见一个人的苦难。个人的自/由权利被“天/下”意识遮蔽,人们所谓天下之忧,不过是自作多情的替皇/帝分/忧。这才是中国人价/值观层面最大的缺/陷,几乎无人幸免。
很多观/念的陷阱都是从原初观念就已经开始了,从而构成了我们的观念的习惯和习惯的观念,并固化了我们的行为习惯。所以一个真正想思考的人,必须看到先/秦思/想的不足,孟/子说,斋/戒沐/浴,然后可以事上/帝。所谓斋戒沐浴,就是个人修炼。颜回说,其心三月不违仁,所强调的是个人内心的自我审视。庄子直接提出了心斋。所以韩非跟着说,虚心以为道舍。这一系列的名人名言,意味着先/秦的思/想家普遍重视把心修炼到完全净化的水平。荀子说,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强调人的悟性,而不是细分和思辨。天人合一的观点就是这么一路传承过来的,事实上是把人抬高到天的位置。
人类面对自己,或者说一个人面对自己,最正确的方法论应该是首先承认自己有/限有/罪有/死,然后细分人/性,展开针对自己的彻底怀/疑与批/评,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如果让我按照自己的主/观偏/好展开我的观念思/辨和行为逻/辑,那么我一定会毫无疑问地走向绝/对的人性黑/暗深/渊,变成一个货真价实毫无底/线的疯/子和魔/鬼。
一开始就要承认自己有/罪有/限,但中国人恰好是相反而行,一开始就把自己锁定在完/美无/缺的人性状态,然后幻想自己的人性可以靠着自己的修为抵达仁/义、虚/心、大/清/明的理/想境/界。中国人的行为由此失去了时间张力和空间张力,导致思/想长期处在静止状态,那些看上去热闹的历史不过是中国人小范围的窝/里/斗,与思想张力无关,与时间和空间无关。
这是一个近似于一潭/死/水的国/度,观念失去张力,历/史就失去张力,中/国/人这种观念的习惯性秩序的自/负与僭/越乃是从先/秦开始的。但我们现在的读书人,依然把先秦解释为中国的黄/金时/代,解释为我们的理/想/国。
所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反复讨论的“修/养”这个词语,就属于典/型的理/性自/负和伪/善,因为强调的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提升自己。我很诚实地对自己说,我就是一个无赖,我靠自己来提升自己,没有任何可能性,因此只能祈求上/帝的赦/免与拯/救。当我这么思考,我和你们形成了生命的鸿沟:你们通向伪/善,我通向自/由。你们在一片寂/静中混/吃/等/死,我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向着标杆直/跑。
“子不言怪力乱神”,孔/子的这种思/想方法,隐含思/想史的巨大转型。即儒/家放弃对“巫”的追问,只关注“心”学。放弃对/神的仰/望,只关心人的建设。“巫”的本意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类似于圣/经语境中的先/知或祭/司。由此中国人失去了思/想的坐标系,放弃了形/而/上/追问,也失去了管/理世/界的张力,以至于中国人前面看不见/神,后面看不见人,只看见人们堆积如山的道/德伪/善习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