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阅读】《所有智慧与知识均取决于对人性的认识程度》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时尚文化 |
分类: 读书小河 |
这个世界的所有智慧与知识,均取决于对人性的认识程度。而对人性的认识程度,则取决于人对上/帝话语的认识程度。要反复提醒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是人的行为。那些忽略人性,装模作样的人,既是愚/蠢的,又是无知的,因为他们不能或者不敢直面人性。而一个人不敢直面人性,惟一的原因是不相信上/帝的启示,由此缺少了直面人性的能力与方法。
只有在上/帝话语的启示之下,我们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深刻认知。而一个人对人性的深刻认知,决定了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深度。有汉学家批评中国的文学家如莫/言、余/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人。这样的批评非常刺耳。但我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常识判断,因此更加刺/耳的批/评应该是,中国人自己不太可能提出这样尖/锐然而却是常识的批评,必须只能由外国的批/评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当然,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事实上我们都不知道人是什么,所以不能责怪文学家,如果余/华、莫/言不是现在的样子,反而是不合理的。相比其他的学科如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中国的文学其实在相对意义上最靠近人的意义,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文学最先得到国际社会的接纳。基于这样的判断,我毅然决然地认为,莫/言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迄今为止最/深/刻的文学作品。但和世界文学史上那些深刻的作品相比较,莫言的作品也就是及格的水平。
事实上这是一个事关人性论的建构命题,我们的文化传统习惯里缺失这一命题,而且建构这个命题是极为艰难的,因为人都在传统观念的习惯涌现秩序里,每个人都是观念秩序的函数。除非出现异象,否则我们会永远不认识人,不认识自己。一定要理解“异象”这个概念,比如此时此刻的我,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一个从小就认同君臣父子的社会建构,认同君/子小/人的人格划分的中国人,竟然开始相信耶/稣/基/督,开始理解上/帝的话语启示,开始翻开圣/经这本书,每天都呼求上/帝之名,每天都展开我自己的清晨祷/告、谢/饭祷告、睡前祷/告,这就是异象,真正的异象。
每一天都要在细节的层面发现自己的罪,每一天都要把内心所有的恶/摊开,求你审/判,求你赦/免。这是我认识我自己最好的课堂,我内心的骄/傲,淫/欲,没完没了的算/计和忧/虑,还有我的无/知,我的短/视。我愿意像翻晒泥土一样,将这些幽暗的生活摊开,求你在我的面前停留,求你哐啷的马车在我的田园门口驻足,因为我是你的孩子。
我们的爱局促在家庭范围之内,走出家门,个个都是冷/漠的杀/手,或者看/客。
真正的爱,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品质,爱你的邻居,爱每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尝试一种没有任何利益算计的爱,左手做的善事不让右手知道。而在我们迷恋的爱/情/命题上,错误更加离谱。绝大多数人把爱/情直接理解为情/欲,把婚/姻理解为股/份合/作,然而真正的爱/情却是彼此怜悯,真正的婚姻却是两个人成为一个人。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互相取暖,而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没完没了的索取。真正的婚姻是无论贫/穷与富/裕、无论健/康与疾/病、无论成/功与失/败,两个人都相依为命,永不离弃。
朋友,我想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爱,不仅带来平/安、幸/福、喜/乐,长期来看,还能带来真正的财/富。没错,我说的就是财富的增长,当我们的爱情具有一种真正意义的付出和服侍的征象,当我们两个人的婚姻像一个人,我们就能迎来富/裕,迎来和平。家/庭如此,国/家也如此。
中国人也有这方面的模糊的教训,比如家和万事兴。关键是我们的传统观念秩序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和,真正意义上的和意味着什么。现在我用圣/经的话语启示告诉你们,所谓和,是“一个人不好,两个人可以互相取暖”;所谓和,就是在婚姻范围之内,丈夫和妻子是“骨/头中的骨/头,肉/中的/肉”,是两个人终于变成了一个人。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爱的稀缺才是我们愚昧又贫/穷的主要原因。更加让人悲/伤的事实在,在一些特殊的时代,人们甚至以爱为敌,把这种超越利益算计的爱视为愚/蠢,把谎/言和欺骗/视为智慧,仿佛不野蛮,不冷/酷,不流/氓,不撒/谎,就不是真正的人。
爱的观念和力量的缺失,导致我们愚/蠢。看看我们这个社会那些看上去聪明的知识人,一直以来他们都在低估魔/鬼的作/恶能力,高估自己的启蒙能力。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法/老从来不会悔/改,知识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罪。很多看上去优秀的读书人,其实连基本的问题意识也没有建立起来。这些人过去都是熟人,有的人甚至是我的先生,但现在必须说出他们的共同困境。
这是我们的观念的悲/剧,而且一直就是这样。我们对人的内心的黑/暗总是估计不足,总是放大自己的理想,遮蔽自己幽/暗的人/性,绕过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源头问题,绕过人性论和认识论,喜欢抓住宏大叙事,为自己的肤浅的问题意识寻找安慰。
历史作证,一个曾经把自/由价值观奉为圭臬的人,转眼之间就变成杀/手。一个在公共视野里激情飞扬的知识人,回到家里却是一个视妻/子为佣人,视孩子为他的私/有财产的小/君/王。最普遍的案例是我们的爱情,从起初的海誓山盟,到此时此刻的谎/言与背/叛。多少人为了爱情热血沸腾,多少人也为了爱情黯然神伤。有谁想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个世界之所以找不到纯/粹的爱情,并非自己时运不济,也并非他人十/恶不/赦,而是所有的人都心存大/恶,不配得到纯/粹的爱情。一切的错误都是观念的错误,观念总是败给人性,理性总是败给欲/望。每个人都不是例外。(文/路可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