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新闻社援引《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报道说,在力拓间谍案发生后,中钢协停止了同力拓的谈判,转而同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举行价格谈判。
上周从澳大利亚运送铁矿石至中国的船只数量骤减,而从另一个铁矿石出口大国巴西的船运订单则暴增,印度的现货价格也大涨。如果前面所言是真,那么,中钢协是简单地希望淡水河谷公司接受一个更低的铁矿石协议基准价格,还是另有图谋呢?
记得在7月6日的时候,三大国际矿业巨头欲采取新的策略逼中国“就范”,可见三大国际矿业巨头原比三大国际耗矿巨头团结的多。从这个层面上看,虽然有利益关系,但中钢协能离间三大国际矿业巨头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淡水河谷的谈判再输,中钢协就没有退路了,必拓和力拓是一家的,根本不要想,否则中铝就不会失意了!而淡水河谷自然也清楚他们是中钢协的归宿。如果,是淡水河谷在中钢协停止了同力拓的谈判的时候主动抛橄榄枝的话,中钢协显然还有一点面子和主动权。现在需要自己上门找人家,而且已经是没有退路的时候了,真是相当的被动啊。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一直谋求铁矿石的定价权,但屡战屡败。为什么输的又是我们?
中钢协今年其要求降价理由是“国内钢材市场低迷”和“钢企全面亏损”,且欧洲以及日、韩等国钢铁减产40%-50%,即需求大幅减少。另外一个实质性筹码是,中国有超过上亿吨的现货库存。这个理由除了骗刚进入A股市场的股民外,估计其他人是骗不了的。因为中钢协年初的报告称,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的出台,预计2009年钢材消费量约由3.9亿吨上涨为4.3亿吨。虽然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需求下滑,但仍然加大生产,并连续提价。为什么呢?——库存战略!只还需要说嘛?
铁矿石的定价方式决定其不会成为全球资本规避通胀的投机商品,其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因此,铁矿石价格在需求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应该有降价的压力。但是,国内的投机活动刺激了现货价格的上涨,并为长期协议价格提供了过高的基础。
产业振兴、四万亿投资!政刺激计划导致的钢材需求幻觉。铁矿石套利推波助澜!具有资质的中间商或有进口权的大型钢厂倒卖矿石套取暴利,最终由没有进口权的中小钢厂承受。这就是中小钢铁企业私下与供应商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他们是制度所逼而非破坏团结的“叛徒”。可以看出,中钢协以及其制定的进口代理制度并不代表广大中小企业利益,具有榨取中小企业的寻租特权。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钢企达到1000余家,代表国有大型企业的中钢协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也是国内无法统一声音的原因。
若要增加谈判的力量,掌握需求方强大的主导权,必须改革中钢协这一造成行业分裂的组织,将其改造成为独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商业协会;其次,改革目前的进口代理制度,成立一个独立的进口组织,统一国际采购,然后公平的向国内所有企业拍卖或者协议销售,离间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联盟是个办法,而搞好内部和谐才是根本。(证券分析师陈晓锐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