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山东和贵州、新疆与五大电力集团以及华润集团签订重点电煤合同后,仍在僵持的2009年重点电煤合同谈判又在内蒙古地区取得重大突破。7月9日,目前内蒙古东部4家煤矿已经与五大电力集团签订了2009年度重点电煤合同,合同价格是在去年年初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的基础上上涨4%,涨幅与山东省内重点电煤合同一致。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煤炭方面和电力方面都有所妥协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
年初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指出,国家发改委计划在“五一”后最后拍板电煤价格方案,初步计划电煤重点合同价格上涨4%。在随后的6月4日,在山东省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山东省内各主要煤企与五大发电集团已签订了省内重点电煤合同,敲定价格为在2008年年初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的基础上上涨4%。僵持近半年的重点合同电煤获重大进展。作为2009年电煤僵局破局的第一单,山东电煤合同的签订,对于落实全国其他重点电煤合同将会有推动作用。
从目前看,全国有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煤电达成上涨4%的协议,后面的路还比较长。上涨4%的方案由来已久。进行起来确实如此地艰难!
据了解,今年煤炭行业增值税由原先的13%上涨到今年的17%,大幅增加了煤炭企业的成本。以神华集团为例,其2008年合同煤价为468元/吨,如果上涨4%,价格约为486元,比神华集团提出的540元/吨有较大距离。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为完成出口任务不惜以低价出口,却不愿降低国内煤价。
而电力企业则借国内煤价高于国际煤价的有利之机,纷纷加大进口以对抗煤炭企业限产保价。秦皇岛港库存近一个月的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是受到了煤矿限产的影响,因该港口煤炭主要来自于山西、内蒙古以及神华、中煤。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小煤矿仍然被限制生产,内蒙古和中煤、神华为了保价也在限产。
而就在煤炭限产已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家四部委即将联合进行的小煤矿瓦斯专项治理更是为电煤谈判增加了新的变数。全国性的小煤矿治理,将影响小煤矿的复产,从而使煤价产生短期波动。小煤矿的瓦斯治理至少要3-5个月的时间,目前我国小煤矿数量占到矿井总数90%,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整治可能会推动煤炭价格上涨,但是最关键还是要看下游煤炭需求。
煤炭未来不是这样挤牙膏的谈判,也不该是国家行政干预左右。对胶着半年的煤电双方来说,理顺供需关系仍需一个过程。此前,在长达半年的僵持阶段,煤炭供需双方,都已找到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电力企业不可能总是通过“进口煤”及“自产煤炭”进行了供应缺口补充,而加大煤炭进口,已对国内煤炭企业已形成一定压力。不过,煤炭企业也有自己的“出路”。一些职能部门也要负起责任,不能搞什么任务指标的东西。政府部门更多的作用是协调人,而不是家长,天天解决孩子的纷争。只有理清关系了,煤电才好更好的发展!(证券分析师陈晓锐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