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分层与概括段意复习
(2017-06-25 00:51:03)| 分类: 阅读方法 |
段落分层与概括段意复习
教学目标:
1、梳理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复习分层方法和概括段意方法。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
一、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段落分层与概括段意的内容。
2、出示课件:字——词——句——段——篇。问:同学们你们看懂这串文字的意思吗?
3、师:同学们在低年级,我们学习的着重点是字词句,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学习的着重点,应是段和篇的学习,而对段的理解,又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
4、师:段有两种,是哪两种?(自然段和意义段)
5、今天我们先来复习自然段。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哪些常见的构段方式。
二、复习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
1、师:同学们还记得有哪几种常见的构段方式吗?(生说,课件显示:总分关系,顺承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
2、请同学们看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题(在括号中写出各文段的构段方式)
|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总分关系)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跑进家来的松鼠》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
3、 评点。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三种构段方式的分层与段意的概括。
。
三、复习三种常见构段方式的分层与概括段意方法。
一)、总分关系:
1、同学们我们知道总分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谁记得?(总分,分总,总分总,师板书)
2、这三种形式的段落该怎样分层和概括?请同学们看复习资料第二部分按要求完成。
|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是总分关系的()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概括本段的段意: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饭只吃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用生下来的钱购买绘画用具 1、这是总分关系的()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概括本段的段意:
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的允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就是故乡的杨梅。 1、这是总分关系的()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概括本段的段意: 4、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
3、评点:
1)生汇报。师相机点评
2)师小结:以上的段都是总分关系的段,期中总分,分总两种形式可分两层,总分总形式的可以分三层。这些段落的大意大都可以用中心句来概括。所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摘中心句法(板书:摘中心句法)。摘下来的中心句,我们为表达的准确,还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表达的内容更准确,连贯。(板书适当调整,准确连续)
过渡:同学们对总分的段式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复习顺承的段式。
二)、顺成关系:
过渡:下面我们来复习顺承关系的语段。
1、请看复习资料第三部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4、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1、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4、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
2、评点:
1)、承接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分层的方法
A、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层。
B、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层。按时间先后分层时,要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找出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后,再把在同一时间内的内容归成一层,这样分出层次就清楚的。
2)这一类的自然段,在段中没有什么明显的文字标志,只能一句一句地边读边想,分清楚哪些句子是写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经过,发展的结果,将同一意思的句子归为一个层次。或同一时间段的内容合为一层,写出层意。再将各层意思联起来,就成为段意。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层意合并法。
过渡:同学们顺承关系的构段都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复习并列关系的构段方式。
三)并列关系
过渡:下面我们学习并列关系的段落。
一)请看复习资料第三部分,完成下面练习。
|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4、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4、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的。
|
评点:
1、并列关系的构段是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面展开叙述。分层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各独立的内容归为一个层。
2、在概括这段段意时,要把文段各层的主要内容归纳在一起,成为本段的段意。这样的方法就是——层意合并法。
四、小结:
1、师: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学生看板书小结)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今天所复习的三种构段的方式掌握得不错,之前的练习都有明确的方向性,现在我们进行一个综合的练习,这个练习难道就更大了。看谁能最快完成任务,开始吧。
五、综合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综合练习。请看复习资料第三部分综合练习,按要求完成。
|
(一)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三)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它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小院房子的前边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园中盛开着各种鲜艳的花。花园里有一个鱼池。金鱼在水池里自由自在地游玩。房子的左边是一个小果园。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还落着各种各样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房子的右边是一个小菜园。园中长着许多青青的菜,黄黄的瓜。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六)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是什么构段形式?( 2、请用“‖”给文段分层。
3、请写出本段的段意。 |
总结全文:“文无定法”,每个自然段的构成方式会因文而异,层次的安排也多种多样。但认真研读,就会发现段的结构还是有规律的,段是由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今天我们复习了三种构段的方式,相信它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全文的结构,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后面的三种构段方式。下课。
板书:
总分关系
顺承关系
并列关系 : 围绕一个中心,
从几个方面叙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