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指导:重新出发
(2014-11-26 13:56:57)| 标签: 佛学 | 分类: 作文其他专项训练 | 
【文题】
请以“重新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关于审题立意
1、这是命题式作文,题目是“重新出发”,由“重新”和“出发”两个词组成,因此文章中应该包含这两个词。又因是偏正式结构,重点应是“重新”这个字眼。
2、对“重新”的理解:重点必须写清楚“为什么”重新,所以文章在写“出发”之前最好先来一些铺垫,比如之前的遇过失败、挫折、悲伤、痛苦、走过弯路等等。也即“重新”与“出发”的联系点必须交待清楚。
3、对“出发”的理解:是思考后付诸行动的意思。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地,可以是具体的地点,比如登到山顶,但最好是一种虚化的人生目标。比如投身书海、畅游自然,唤醒道德、重拾信心等等。
4、几种展开思路:为什么要重新出发?怎么样重新出发?重新出发的目的地在哪里?
二、得高分的原因:
1、立意深刻,突破了个人“重新出发”的思路,上升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
2、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能较好地引用名人名句,特别是对高考要求背诵的诗句能有较好的运用,提高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三.主要存在问题:
1、没有扣住题目来写,结果导致完全偏离题意。比如本来是想写清重新出发的原因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写的过程中却把这变成了中心。
2、不善于分析。罗列事例,所列举的事例之间没有相应的过渡语句,“材料+观点”现象严重。列举的事例不典型,常常是张三、李四、某某人、我自己。议论文中,引述事例方法不当,叙述过于详尽。比如写杜丽失利后重新出发再夺桂冠,本来几句话就能叙述完的事情,但却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得淋漓尽致。
3、套作严重。
第一种情形是立意上:生搬硬套曾经写过的观点,本来如果转换得好的话,也无可厚非,但往往得开头和结尾各一句“重新出发”,中间就全然不顾了,全部写上信心、勇气、诚信、善良等词语,造成了中心偏离了。
第二种情形是选材上:陈旧、俗套,千人一面。李白、陶渊明、苏东坡、杜甫、屈原、刘翔、杜丽、埃蒙斯、爱迪生、汶川地震。
第三种情形是结构上:大多数人都是写并列式的议论文,本来结构是清淅了,但多了之后,就会使阅卷老师出现审美疲劳,一般都不会打高分。
4.总体书写不够工整,书写潦草,字迹难辨。错别字比较严重。
5.没有写够800字的文章不少。
熟悉并掌握议论文模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经典事例:
著名的一代豪士李白,才华横溢,写下世人传诵的诗篇不计其数。然而大概上天都妒忌这绝世英才吧,他的仕途并不如意,荆棘坎坷,多次遭贬。但他仍相信前景是美好的。在醉酣中仍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志。
要有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决心。
 
鲁迅,在他成为一代作家之前,他从过医。他的最初志愿却是当一名救人于危难的医者。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腐朽和现实的黑暗一步一步腐蚀着许多人民的心智,谁也没想到他依然弃医从文。在黑暗面前,他并不屈服,扬起风帆重新出发。这需要多少勇气和决心啊!发现路向,我们不要感慨万千停滞不前,我们要勇于正视它,面对它,拿出勇气和决心,重新出发!
 
伟大的生物学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者孟德尔,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出于对生物学的喜爱,对山柳菌进行大量的研究,由于山柳菌特殊的生殖方式,使得他多年的倾注颗粒无收,接受巨大的挫折后,孟德尔并没有放弃,而是总结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的出发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认真总结后,孟德尔重新出发,在新的旅途上更加坚定执着,正确的选择了豌豆做为研究材料,经过多年的坚持,最终发现了遗传学上两条重要的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也因此被成为遗传学之父。如果孟德尔在第一次失败后就放弃了研究,放弃了重新出发的机会,也许生物学史上就少了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生物发展史或许未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可见,重新出发可以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刘翔这个名字在中国,在亚洲,甚至在世界家喻户晓。刘翔的一举一动,一哀一乐备受国人的关注。人们把110米跨栏的希望都寄托在刘翔身上,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被寄予厚望的刘翔不幸因伤退出比赛。国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对刘翔而言,脚部的疼痛,人们的期望都重重将他压下,使他呼吸困难,然而他并没有被打垮,而是重新站了起来,接受治疗后,刘翔重新回到训练场,站在110米栏的起跑线上,怀着坚强与自信,重新出发。我相信,刘翔将会跑得越来越快,冲向属于他的终点。
 
感动我们无数人内心的奥运会,它给我们带来的岂只感动呢?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小鹏,那个实现梦想与李宁拥有同样金牌数的他,在08奥运光环下的他,大家也应知道在4年前他的人生路途是多么曲折,一直在大赛上英姿飒爽的他在04年却受挫了,他败给了那个曾经被他制服的跳马,失手在他掌控入流的的双杠中……本以为可以实现梦想的时刻,这一摔,一滑,让梦想离得更远。而在失败后,他并没有放弃,重新调整心态,重新进入训练,放下从前的光环,他努力了,所以他成功了,所以在08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他那喜悦的泪光
 
六:典型例文
【例文一】重新出发
重新出发,是鲤鱼的不甘心,誓要跃过龙门的豪迈。
重新出发,是受伤的苍鹰养精蓄锐,重返蓝天的渴望。
重新出发,不是失败者所谓的借口,而是勇敢者再次挑战的决心。
人生在世,各种挫折是难免的。而你要做的不是怨天优人,自暴自弃,而是再次坚强的站起来,重新出发。
重新出发,成就了爱迪生发明大王这一生的传奇,面对失败,爱迪生从不妥协,而是勇敢地探索,重新出发。光是寻找发电的材料这项实验,爱迪生就失败了一千多次,对常人而言,这无疑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但是坚毅的爱迪生还是一如既往地试验下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要不是爱迪生的面对失败重新出发这种信念,电灯的发明时间恐怕不知要延迟多久。
重新出发,帮助古苏格兰国王布鲁斯击败入侵者,这是英国人皆知的故事。古苏格兰国王布鲁斯六次被入侵者打败,他丧失了信心,在一所茅屋中,他看见了一只在雨天织网的蜘蛛,蜘蛛想把网拉到对面的墙上。但前六次都失败了,但是第七次成功的将网拉了过去。兴奋的布鲁斯由此明白了重新出发的力量。随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终于击败入侵者,保住了自己的王朝,假如没有认识到重新出发的重要性,布鲁斯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重新出发,造就了一代影帝史泰龙。早年史泰龙想自己当演员,但因为长相不好而屡遭拒绝,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努力寻找机会,天道酬勤,一部由他自己编剧自己主演的电影《洛基》播放以后,轰动了全美。史泰龙由此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重新出发的动力,造就了又一个传奇。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挫折产生的失落感对自己的不信任,最终慢慢侵蚀自己的意志。所以,我们要认识重新出发,认识重新出发的无限力量,它将是我们的羽翼,带着我们飞向最终的目的地。
评语:开头排比+观点,中间并列式事例论证,结尾再次点明中心。这种写法是典型的考场作文写法,可以借鉴,但一般不会得高分,因为多了之后有审美疲劳。42分
【例文三】重新出发
帕斯卡尔说:“我们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正因为我们会思想,所以我们不应该对生活中的挫折抱着放弃的念头,而应该重整风帆,拾起信心,重新出发。”
泰戈尔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会具有创造天堂的才能。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思想,珍视每一次失败,对生活不放弃,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生乐观态度,重新出发,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求知的路上,我们饱受磨炼,带着一颗求知的心,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开创和获取,其间我们会感受到获取时的喜悦,也会有开创时的艰辛。最恨狂风作恶浪,把我们打得一败涂地之时,让曾经满怀自信的我们,泄气三分,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于是我们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我们认识到正是这一次次的失败,把我们推向了成功,于是我们扬起自信之帆重新出发。
重新出发,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上必带上的旅品,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的精神,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道路总是曲折坎坷的,对于每一次的困境,只有抱着“重新出发”这种念头,才能打不败,摧不跨,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2008年是中国的一个多灾多难年。仅仅一个汶川大地震就让全国困于危难之中了,可又来了一个中国“烂足”的羞辱。但是我们不放弃!汶川大地震,虽震倒了房屋,震断了桥梁,震裂了水坝,可它震不垮我们的意志和决心。一方有难,八方来助,汶川的同胞们得到了祖国各地的援助,他们没有放弃,汶川没有放弃,中国没有放弃,而是整顿脸容,咬紧牙关重新出发。
中国的足球队虽还冲不出亚洲,冠有“烂足”的称号,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更加重视培养足球员的技能,而是含羞重新出发。
塞内卡说:“生命犹如一则寓言,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因此我们要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方不辜负此生,带着“重新出发”的不放弃精神在有限的时间里穿过无限时空吧。
 
评:本文写得很大气,突破了个人“重新出发”的思路,上升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立意深刻。既多次引用了名人名句,提高了思想深度,又不局限于简单的说教,由理论回归到现实,结合时下的热点,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52分。
 
【例文五】重新出发
人生路上布满荆棘,充满坎坷,难免会跌倒摔伤。在跌倒时,有人站起来重新出发,到达目的地,有人却坐地抱怨,结果只能在抱怨中离去。两种选择导致成败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真叫人惊叹,可见,鼓起勇气重新出发,是走向成功的拐杖。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此时的勾践是何等的威风啊!他为何能够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呢?这在于他有勇气重新出发。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在自己从一国之君“跌”为阶下囚的潦倒时刻,他没有气馁,没有抱怨,反而卧薪尝胆,养精畜锐,默默地从不幸的旋涡中起来,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凭借着超人的勇气,他站起来了,重新出发,他越王终于破吴而归了。可见,跌倒并不可怕,只要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同样可以走向成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的陶夫子该是多么惬意啊!由于能重新出发,他赢得了宁静的潇洒。当官场使他心为形役时,当要为五斗米而折腰时,他“觉今是而昨非”,知道自己迷途了,知道自己前半生已狠狠地摔了一跤,但他并不抱怨,也不恐惧。而是果断地除去包袱,重新出发,回到自己喜爱的大自然中,去体会一下“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愉悦。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请不要羡慕,因为每个人都有机会到达那种境界,迷路,摔跤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重整行装,重新出发,一样可以到达自己梦想的地方。
“洒泪后,巾帼仍然摘桂冠”,此时的杜丽该是多么激动和自豪啊!的确,能在跌倒后重新出发,杜丽真不愧是巾帼不让须眉。由于发挥失常,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杜丽在洒泪后又轻装上阵,轻松夺得金牌,圆了自己的梦想。如果杜丽没有重新出发的勇气,那么她也许永远与金牌失之交臂,永远心留遗憾。所以,不要害怕跌倒,站起来重新出发,桂冠仍然属于我们。
跌倒摔伤是人生旅途中必定会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不必去害怕,鼓起勇气,重新出发,我们也能在惊涛骇浪中向壮丽人生启航。
所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勇敢地重新出发吧。
评:文章观点鲜明,紧扣中心来阐述,综合动用了因果和假设等多论证方法。采用并列式结构,由古到今,非常清晰。这是值得推荐的典型写法。48分。
重新出发
水流遭到了高山的阻挡,但它们不会停止,调整心态,重新出发,最终到达了大海;蜂蜜在一朵鲜美的花朵采完蜜后,并没有偷懒停在那里,而是调整好方向,重新出发,向另一朵更鲜美的花朵飞去……
重新出发,使它们得到自我提升的机会,完善自我,从而更容易达到成功。大自然的事物如此,人何尝不是。
克里斯朵夫·李维,曾因主演超人而蜚誉中外。但天有不测之风云。1995年,他在一个马术比赛中因意外而坠马,经医生极力抢救才保住自己的性命,但却成了高度残废。他本想就此放弃,但经过家人的鼓励劝勉后,他决定重新出发。他首次当导演,就获得了金球奖。然后他用嘴咬着笔写了一部自传——《依然是我》畅销海内外。他还极力支持慈善事业,造福人类。谁说坠马就是他人生的一种遗憾呢?他经过这次挫折,更加清晰的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目标,重新出发,创造了另一个异样的成功。
前苏联有一位作家,呕心沥血写了一部小说《暴风雨里的诞生》,正想出版之际,却被一个不负责的邮差给弄丢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晴天霹雳,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认真的思考自己前一遍的不足之处,认真修改,经过了几年的时间,一部不朽之作终于出版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并没有被挫折打败,而是不气馁,重新出发,成为一代伟大的作家。
谈迁两次写《国榷》;苏轼被贬官却发现了游山水之乐;蒲松龄屡次考试不中,却留下了举世名篇《聊斋志异》……他们都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重新再来,找到自己的新天地。
挫折之后需要重新出发,成功之后更需要重新出发。比尔·盖茨当年在哈佛读书,毕业之后随便都能找到一个大公司工作了,被无数人羡慕,但他却看准了时机,时代需要电脑这个新生儿。他放弃了自己占有优势的学位,投身软件的新领域,重新出发,最终成为了亿万富豪,创立了微软帝国。此时,他的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了,但他没有沉溺于鲜花和掌声中,当看到了无数穷人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他又果断放弃微软,重新出发,投身于慈善事业中。而他最终获得了成功!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敢于寻找新的目标,重新出发的人。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又何尝不需在挫折失败时,甚至荣耀成功时,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出发呢?我坚信,胜利必在那灯火阑珊处等着我们。
(50分,909字)
09届高三(往)摸底考试作文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几乎愤怒了,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边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昂,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没有目标的奋斗是盲目的,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磨,再强的信心也会被摧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想,并将其分解成每阶段都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希望就会一直在前方向你招手,直到终点。)
素材及例文
目标分解: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人不是机器,我们不可能指望员工在一次上足发条之后就像“永动机”一样运转不停,保持激励“持续性”秘诀不在于经常给员工加压、鼓劲,而在于分解企业的愿景。这就我自己在长期企业培训中发现的最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分阶段实现大目标。
目标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但是很多企业经理和培训师并没有真正弄懂目标的含义。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事越想做得好,越是做不好。也就是说,当目标太高、太宏伟,主体就会觉得由于难以实现而感到紧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抖,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目标性恐惧”。“目标性恐惧”的直接后果是经常使人产生中途放弃的念头,这就是“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主体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种试图放弃目标的负面效应。大量的事实表明,除了个人意志力等主观因素之外,目标设定的越不合理就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发生在一位试图横渡加里福尼亚卡塔林纳海峡的女士身上。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在海水中游了15个小时之后,她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决定放弃,她叫人拉她上船。在船上陪同她的母亲和教练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她感到船上的人肯定在骗她,岸肯定还在很远的地方。尽管大家一再保证很快就要到对岸了,但是费罗伦斯已经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努力——在下水15小时零55分钟后,她被拉上船,而此地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事后费罗伦斯后悔万分地说道:“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两个月后,她再次横渡海峡。但是这次她采取了全新的策略:把整个过程分成8个小阶段,设置标志物。每到一个标志物,她就会告诉自己:我已经完成多少了,我还剩下多远就要完成了。因为这次横渡海峡每一步都有了阶段性目标,既减少了压力,又增加了成就感。所以,费罗伦丝顺利地完成了她横渡海峡的壮举——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其实,我们不必用宏伟的目标吓唬自己,只要懂得分阶段实现大目标,成功的喜悦就会随着一个个愉快的节点逐渐浸润我们的生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善于分解目标的人,才是离目标最近的人。
例文: “目标分解”助你成功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而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定: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思想,问题才豁然开朗起来。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它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质量,这样 火箭的其它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分级火箭的设计思想启示我们: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这不失为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又获得了冠军。记者问他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给吓倒了。”
确实,要达到目标,就像上楼一样,不用梯子从1楼到10楼是绝对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而必须是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就像山田本一一样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每达到一个小目标,都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推动他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很多人的“资产”像大富豪的钱财、大将军的战功、大学者的学问、大作家的著作等都是通过无数个小目标的达成累积来的,除非是通过非正常途径如中奖券或继承遗产等而一夜暴富的人。有个精明的大学生很善于利用“目标分解法”,他大一时就开始背英文字典,一天背两三个英文单词,到大四时,虽然还没整本背完,但他懂得的单词却比同班同学多好几倍,在考“托福”时,竟以645分的高分被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补白:
在生死攸关境况镇静自若,笑向刀斧的英雄自古不乏其人,但在文字狱面前仍谈笑风生的文学家不多见。大文豪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被贬17次,坐牢130天,然而,他一生达观,留下的诗文中很少有悲观厌世之作。他被贬官黄州,正值妻子生了儿子,他嬉戏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望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虽然一生仕途坎坷,仍不改顽皮、快乐的天性。他胸怀坦荡,宰相肚里能撑船,荣华富贵视同儿戏,一笑了之,能说不胜过神仙吗!
当年,任大学校长的马寅初被撤职,当他的儿子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只是“噢”了一声。数十年后,又是他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又是“噢”了一声。这种修养、气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马老的养生经验证实了美国医学教授威迪安特的研究结论:古今长寿皆从容。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