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编程数据输入指令G10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2012-07-11 11:15:47)
标签:

杂谈

  在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轮廓周边的倒圆和孔口倒角类零件,对于这种类型的零件,一般有两种加工方法:其一是使用成形铣刀铣削,简单方便,但是同一把成形刀只能用于相同尺寸的工件倒角,使用范围窄,并且成形刀具成本高,因此,在小批量的工件加工中较少使用;其二是使用球头铣刀或立铣刀,逐层拟合成形,采用这种方法倒角与倒圆时,适用范围广,同一把刀具能用于不同的倒圆与倒角加工。

  其中,方法二主要是利用宏程序进行加工的,具体的方法就是在程序中将刀具半径值设为一个变量,然后用G10指令将对应的半径值输入到CNC储存器中,从而使程序加工的轮廓得以实现不断的变化,最终加工出零件。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中G10指令的应用,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刀具补偿值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一、加工实例分析

  如图1所示工件的薄壁轮廓加工难度较小,其加工难点在于凸台的倒圆和Φ24mm的锥形沉孔的孔口倒角,材料选用120mm×120mm×2645#钢。

  1.刀具的选择

  采用球头铣刀进行切削时,可以使用刀具球头的不同点来切削加工曲面轮廓的不同位置,但编程时,通常用球头中心作为刀具刀位点。而采用立铣刀进行切削时,则始终用刀具的刀尖进行切削,因此刀具磨损较大且所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较差,编程时的刀位点是刀具端面中心。

倒圆与倒角加工的走刀路线有两种,即从上向下进刀和从下向上进刀。实际加工过程中,一般应选用自下而上进刀来完成加工。这种进刀方式主要利用铣刀侧刃切削,表面质量较好,端刃磨损较小,同时切削力将刀具向欠切方向推,有利于控制加工尺寸。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0930800.jpg

  2.进刀轨迹的处理

进行工件倒角时(2),如采用立铣刀进行加工,其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如图2a所示,是平行于轮廓的一条直线。而采用球形铣刀进行加工时,由球刀来加工斜面,其刀具中心轨迹如图2b所示,是一条法向等距线。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0947280.jpg

进行工件倒圆时(3),如采用立铣刀进行加工,且刀需始终采用刀具的刀尖来加工曲面,当刀尖沿圆弧运动时,倒凸其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如图3a所示,切削点位置与刀位点始终圆角相差一个刀具半径。而采用球形铣刀进行加工时,则由球刀刃来加工曲面,其刀具中心是球面的同心球面,半径相差一个刀具半径,如图3b所示。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1005450.jpg

  二、程序导入补偿值指令G10

  工件倒圆或倒角时,从俯视图中观察,其实际的切削轨迹如图3c所示,就好像将轮廓不断地作等距偏移,为了实现这种等距偏移,可通过修改刀具半径补偿值来实现。为了在加工过程中实时修改刀具补偿值,可通过编程指令“G10”来导入相应的补偿值参数:刀具每切削一层,便导入一个新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从而实现切削轨迹的等距偏移。常用刀具补偿程序赋值格式如表1所示。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1020475.jpg

  三、轮廓倒圆和倒角的宏程序运算

轮廓倒圆与倒角时,通常使用立铣刀或球形铣刀进行加工,宏程序编程过程中的变量运算如表2所示。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1034130.jpg

 

http://www.idnovo.com.cn/uploadfile/magazine/uploadfile/201207/20120710011051262.jpg

四、参考程序

  加工本例工件的倒圆与倒角曲面时,刀具首先Z向移动至切削高度,计算出相应的刀具半径补偿参数,并通过指令“G10”导入数控系统,加工出沿轮廓等距的加工轨迹,然后再次Z向移动,加工另一层等距轨迹,如此循环直至加工出整个倒圆和倒角。

  1.凸台倒圆角的加工程序

  本例倒圆加工时,采用Φ16mm立铣刀,刀具半径为8mm,倒圆半径为3mm,以圆弧的包角“#101”作为自变量,其变化范围为90°。以刀位点(球心)Z坐标“#102”和导入的刀具半径补偿参数“#103”为应变量,其变量运算过程如下:

  #102=3.0*SIN[#101]-3.0;

#103=8.0-[3.0-3.0*COS[#101]]

O0001;程序说明

M03S600;程序初始化,换Φ16mm立铣刀

G90G00X-20.0Y0;

    #101=0.0;角度赋初值

  N100#102=3.0*SIN[#101]-3.0;刀位点Z坐标,初始值为-3.0

  #103=8.0-[3.0-3.0*COS[#101]];刀具半径补偿值参数

G10L12P1R#103;导入刀具半径补偿值参数

G01Z#102F100;Z向加工高度

  G41G01X-11.86Y-8.15D01;中间凸台倒圆角

  G01X-7.9Y17.23;G02X7.9R8.0;

  G01X22.5;

  G03X32.5Y-29.64R8.0;G01X11.86Y-8.15;

G02X-11.86R-12;

G40 G01 X-20.0 Y0;

#101=#101+10.0 角度增量为10

  IF[#101LE90.0]GOTO100;条件判断

G00Z30.0;抬刀

M30;程序结束

  2.Φ24mm的锥形沉孔的加工程序

  本例倒角加工时,采用Φ12mm的球头铣刀,刀具半径为6mm,倒角高度为5mm。以加工高度“#101”作为自变量,其变化范围为05mm。以刀位点(球心)Z坐标“#102”和导入的刀具半径补偿参数“#103”为应变量,其变量运算过程如下:

  #102=#101+6.0*SIN[45.0]-5.0;

  #103=6.0*COS[45.0]-#101*TAN[45.0]O0001;程序说明

  M03S600;程序初始化,换Φ12mm的球头铣刀G90G00X40.0Y-40;

  #101=0.0;角度赋初值

  N100#102=#101+6*SIN[45]-5.0;刀位点Z坐标,初始值为-5.0

  #103=6.0*COS[45]-#101*TAN[45];刀具半径补偿值参数

  G10L12P1R#103;导入刀具半径补偿值参数G01Z#102F100;Z向加工高度

  G41G01X52D01;加工一圆周轮廓

  G40G01X40.0;

  #101=#101+0.5;切削点的高度每次增加0.5mm

  IF[#102LE5.0]GOTO100;条件判断G00Z30.0;抬刀

  M30;程序结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宏程序有利于编制各种复杂的零件加工程序,减少乃至免除了手工编程时繁琐的数值计算,还可以简化程序。本文正是通过G10指令将半径补偿变化值输入到储存器中,再通过程序中的指令G41将变化后的补偿值调用来实现半径补偿值的变化,如此循环直至加工出整个轮廓曲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