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伟哥研酒
伟哥研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0
  • 关注人气:1,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营销人的4年心得——社交媒体的痛

(2014-01-07 22:57:02)
标签:

陆伟

社会化媒体营销

营销

广告人

it

分类: 新媒体营销

http://s16/mw690/001LqQfBgy6FBFaIjevaf&690

    做社交媒体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2010年微博开始,如今已经4个年头了。从刚开始的微博运营者,到社交媒体管理者,到社会化媒体研究者和整合者。从甲方到乙方,从操作者到市场的实践者。我给社会化媒体简单的概述是可以互动扩散的口碑在线平台,社媒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营销的方式。可以说社会化媒体被我们广告人以及企业营销人所热捧和追逐。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4年来,我从开心人人到微博到现在微信以及易信,见证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兴盛。现在我从微博开始说起,最初接触微博当时我还在甲方(宏图三胞)做品牌,负责企业官方微博的运营,记得当时微博我是从建立0起点到仅仅大半年时间粉丝到达4万,可以说小有成就,感受最深的就是当时活动拉升粉丝,内容聚焦精准人群,互动拉近潜在客户。当时策划一场线上线下结合的系列活动,粉丝获得爆发式增长。每天看到粉丝嗖嗖的增长,内心无不自豪和满足。当时每天发6条内容左右,每条内容都要相关部门审核,活动时联合相关部门以及品牌部同事联合推动这个事情,才取得圆满的成功,当时全国200多家门店配合。对于公司来说投入一个人的配置来单独做这个事情和公司资源以及奖品和人力投入在微博上,在当时是相当不易的。然而当活动结束后,很快微博又恢复了平静,我在想我们当时一味追逐粉丝到底是为什么?其实粉丝多少不重要,而是每个粉丝是不是你的客户最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微博有1万个精准喜欢你的人关注你,比你有10万粉丝更有价值。其实当时在甲方运营微博还算轻松,当时运营微博还属于摸索没有过高的KPI考核,只是想有奖品有活动微博就能做的好。

 

 在甲方一年左右的时间,对于微博运营基本游刃有余,不甘现状的我跳到乙方(大贺集团),在本地广告公司也算是佼佼者,转而成为管理者,带领团队给甲方进行微博营销的托管服务。在当时微博最鼎盛的时候,微博营销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词,没有企业不开微博,当时企业有自己在摸索的,有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可看他们对微博的重视。作为广告公司专业给客户运营托管,其实我们是不易的,你不知道运营者编辑有多苦逼,微博一天8条,晚上10点高峰时间一条必须要发,要求不准定时,周六周日也要人工发布,并且转发评论粉丝都要达到客户的要求。即使这样还是经常被客户骂,由于我们团队执行力比较到位,基本能够解决给客户承诺的KPI,服务的客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很难有企业一直持续外包给我们。其实最后客户都意识到了,粉丝,转发互动都是浮云,真正给我们客户带来销售带来转化才是王道,但是作为一直在微博营销路上的我,也无能无力。其实微博没有这么大魅力,它只是作为营销一个口碑和客户互动的通道,它是一个积累过程,你说投入产出比如何?没有绝对的。有时候我觉得在某个时间点爆发,那么我们就是高投入比;如果我们就是做运营维护,并没有实际的产出和曝光那我们就是失败的,你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其它营销途径上。

 

 转眼间我们进入移动互联微信的怀抱,我们被微信的威力所震撼,不得不花时间来研究微信营销,微信公众账号出现,加速了微信营销的概念,我们也顺利的加入到微信营销托管的行列。相比较微博运营倒是简单多了,每天只能推送一条,但是如何获取粉丝是我们遇到一大难题。主要是通过社会化媒体微博等进行推广。作为微信来说,其实论曝光和转化肯定比微博要好的多,但是你获取粉丝成本非常高,你说你的投入产比是多少?微信营销腾讯又一直在打击,所以关于它营销的价值也没有实际的评估。

 

 写在最后,我分析作为我们乙方来说:我们是给客户(甲方)提供策略策划以及运营上的建议以及托管服务,并不是解决企业销售问题,作为广告公司更多解决到达以及客户关系,至于转化销售还与自身产品以及服务有绝对的关系,这块是需要企业要解决的。如果说作为社会化媒体运营来说,我们是起到给企业搭建平台,做好起点,给企业做培训,可以减少企业的投入以及时间成本,终归到最后还是要企业自己做,因为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作为乙方赢思考我们到底做什么?而不是有微博做微博,有微信做微信,而是聚焦某一块领域适合自己产品和资源来做,把它做大做强。除非我们作为一个大的企业,有足够的团队来操作多个平台,让品牌在各个通路进行扩散。作为小企业做大一个平台进而爆发是明智之选。

 

本文要说是我们广告人的痛,倒不是说也是我们企业主的痛,在如此多的广告形式面前,我们如何选择?如何投放才能投入产出比最高?其实这是我们共同的痛,我们共同要去思考的!(文/陆伟 2014.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