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研究之班本课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2017-02-28 23:17: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且行且思 |
班本课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一、课程的提出:
转眼寒冬已逝,暖春即来。春天来了,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写春天”,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唱春天”,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画春天”,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决定带领学生开展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万物的蓬勃生命力。
二、课程目标设计
1.通过走进自然、研究自然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留心观察、主动发现的习惯。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丰富与精彩。
3. ①
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②
通过繁殖植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走出校园,观察记录春天;广泛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文、佳句,有关的风景名胜资料,积累素材;绘画材料等。
四、活动动态:
我们把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走近春天、抚摸春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
五、活动过程:
(一)走近春天(引导寻春)。
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学生很渴望到校园欣赏春天的美景,于是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校园。
1.参观学校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请了学校里管理学校的绿化工作的阿姨,向大家介绍各种花木的名称、生长习性等相关知识,学生在活动中大开眼界,收获颇多。
2.调查校园花木。
然后,我们趁热打铁,布置同学们对校园里的花木进行调查、识别,做好相关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许多问题,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1)聘请赵主任给我们现场讲解;(2)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3.
阅读文本中描绘春天的文章诗歌,在美文分享中寻觅春的踪迹。
(二)抚摸春天(自主探春)。
因为有了绿树的映衬、鲜花的点缀,春天才显得那么多姿多彩。为了增强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它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孕育过程中的艰辛,我们紧接着在教室的生态园,举行“向一个小小的种子许下诺言”种植仪式,开展了种子发芽观察活动。
1.自制种子发芽观察盒。
我们特别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种子发芽观察盒。
2.种子发芽观察。
学生在自制的观察盒里种上豌豆和黄豆种子,定期适量浇水、施肥,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
3.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等到大家的种子都发芽成功了,我们将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三)走进春天(用心绘春)。
1.暖阳、绿草、鲜花、鸟啾,烂漫又一春。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一起动手做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双休日延续活动,在广阔的户外放飞风筝,梦想随风筝飞向了蓝蓝的天空。
2. 组织学生到郊外游玩踏青:
踏青前,先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任务:找春天,细致地观察春天,看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发现。
春游过程中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光的美好,进一步认识了解春天。
春游结束后,指导学生用日记形式写出在春天的发现,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春天。
(四)享受春天(分享赞春)。
为了让学生跟春天走得更近一些,我利用“我为班级添点绿”这一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种植活动,与学生一起享受创造美的喜悦。
1.开展种植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种一些瓜果蔬菜,如青菜、黄瓜、西红柿、苋菜、四季豆、草莓等品种,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下种、栽苗、浇水、下肥。
2.成立种植角跟踪观察记录研究小组。
成立种植角跟踪观察记录研究小组。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收获活动。
在蔬菜等成熟后,组织同学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实践体验。
(如用自己种的绿色青菜下面条、包饺子,为老师送上一根鲜嫩的黄瓜,把蔬菜卖给食堂,用挣来的钱支援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