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著作、校本教材目录(简目及细目)样式

(2016-10-17 13:30:43)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教学

四、著作、校本教材目录(简目及细目)样式


一、《走向阳光》目录

第一册

1.作业是什么  

2.《小学生守则》,我们成长的指南  

3.做个受同伴欢迎的人  

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法宝  

5.认识语文 

6.认识数学  

第二册

1.学会预习 

2.学会听课  

3.学会复习 

4.注意安全 

5.《家庭公约》,我们健康成长的良方  

6.我们该不该做家务  

第三册

1.学会谦让(一) 

2.学会谦让(二) 

3.学会关心和体贴别人   

4.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  

5.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6.健康无价 

7.学会听别人说话  

 

第四册

1.拥有一个大学习观念  

2.宽容    

3.做一个诚实的人   

4.做个守信的人   

5.做个守时的人 

6.我们有哪些需要    

7.了解人体生物钟  

第五册

1.谢谢”困难   

2.注意培养自己的耐心 

3.身残志坚  

4.6学会反思

5.创绿色,是我们的责任 

6.从小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 

7.认识英语 

第六册

1.认识网络(电脑) 

2.怎样减少电脑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3.千万别让人怕你 

4.让我们更优秀的几种方式 

5.学会“忘记” 

6.学会倾诉(一) 

7.学会倾诉(二)  

第七册

1.如何选择交流的话题  

2.认识节气与气候  

3.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4.说说思维懒惰  

5.学会共情 

6.理解万岁  

7.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  

第八册

1.要敢于怀疑

2.做个注意细节的人  

3.给予是一种快乐

4.善于帮助他人  

5.把话巧妙说 

6.学学待客  

7.算算我们一生的生命有多长  

第九册

1.惩罚是奖励的一种补充形式  

2.小心不良心态 

3.幸福就在你身边  

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5.怎样才能充分应用所学知识  

6. 学会满足 

7. 实践出真知  

8.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第十册

1.谈谈错位的结果  

2.注意思考问题的思路  

3.研究性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  

4.天下的父母都一样 

5.认识父母  

6.正确看待“暴力”  

7.给成人朋友们的一封信 

8.给家长的一封信  

9.读书,是一种出路

第十一册

1.金秋,献给老师的歌  

2.学习抒写生活感言

3.老师是我们成长的指路人  

4.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5.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  

6.老师,您好  

7.目前学生学习的类型  

8.做好一名普通的教师 

第十二册

1.为实现理想我百折不回  

2.说说家长  

3.如何面对误解  

4.说说效果较好的几种“教学”类型 

5.亲爱的刘老师,走好  

6.学会与人交流与沟通  

7.同学之间比什么  

8.让我们的生活洒满阳光  

 

(二)《小学语文一本全》目录

 

第一章 汉语拼音

第二章 汉字

第三章  词语

第一节 词语是什么

第二节 组词

第三节 近义词与反义词

  一、近义词

  二、反义词

第四节 词的感情色彩

第五节 补充词语

第六节 关联词语

第七节 用词造句

第八节 解释词语

第九节 几种比较特别的词语集锦

  一、词语的构成

  二、含有各种特别对象的词

第十节 熟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谚语

  四、歇后语

  五、格言

    六、俗语 

第四章 句子

第一节 句子及其分类

第二节 句式转换

  一、换个说法

  二、陈述句和反问句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

第三节 扩句

第四节 缩句

  一、简单句型的缩写

  二、复杂句型的缩写

第五节 修改病句

第六节 拆句与合句

  一、连动句的拆与合

  二、兼语句

  三、把复句拆成单句或把单句合成复句

第七节 按要求写句子

第五章 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六章  修辞

第七章 积累背诵

第八章 口语交际

第九章 阅读

第一节 阅读的基本类型

  一、词语的阅读

  二、句子的阅读

  三、段落的阅读

  四、篇章的阅读

第二节 阅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做阅读题必备的常识

  一、划分段落层次的几种基本方法

二、归纳段落大意的基本方法

  三、归纳文章中心的基本方法

  四、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常见的阅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

   一、词语部分

   二、句子部分

   三、段落与篇章部分

第五节 强化训练

  材料一、《可爱的祖国》

第十章 作 文

第十一章 语文作业

 

(三)《作文一点通》目录

板块一

第一章  作文概述

第二章  作文的板块、结构和和基本思路

第三章  作文训练的阶段性和要求

第四章 掌握作文批评的尺度

第五章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六章  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第七章 观察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细目表)

第一节 从现实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一、弄清获取作文材料的三个层次

二、掌握获取作文内容的要求

(一)大开注意之门,让信息蜂拥而入

(二)发挥感官的优势,驱动五官去感受,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强化有意注意,使观察积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选择性

(四)扩大记忆容量,加大信息储备

(五)用想象和联想使生活材料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掌握获取作文内容的一般方法

(一)从一而终法

(二)镜头组接法

(三)情景相生法

(四)切入联想法

(五)总分粘接法

(六)探究本质法

第二节 观察积累后生活,获取作文信息

一、努力从后生活中获取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

二、用后生活中的形象充实自己的形象系统

三、从后生活中最大限度地积累作文所需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想象、联想和作文预制板

一、作文中的想象

(一)圆满式想象

(二)嫁接式想象

(三)化合式想象

(四)分解式想象

(五)置换式想象

(六)梦幻式想象

(七)异想天开式想象

(八)无中生有式想象

(九)变异想象

二、联想

(一)“人→人”型联想

(二)“人→物”型联想

(三)“人→事”型联想

(四)“人→景”型联想

三、作文预制板的类型

(一)单向预制板

(二)多功能预制板

四、积累作文预制板的几种常用方式

(一)学会交流

(二)把见闻记录下来

(三)写小作品和生活感言

(四)学会迁移

第四节  把作文与生活联接起来

一、用作文来写课堂

(一)让课堂成为作文的起点

(二)让课堂成为作文的材料库

(三)让课堂成为掌握作文基本方法的地方

(四)让课堂成为培养作文个性的地方

二、把作文引向生活

(一)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作文材料

(二)学会把现实生活当成作文来看待

(三)把作文理论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四)养成作文习惯,用作文来抒写自己的人生

第八章  学会审题

第九章 作文训练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板块二

第十章  仿写

第十一章  扩写

第十二章  缩写

第十三章  续写

第十四章  改写

第十五章  写感想(视角一)

板块三

第十六章  写人

第十七章  写事(细目表)

第一节  事的含义及写事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事

    二、事情的要素

    三、写事的作文和事情本身的关系

    四、写事的目的

    五、以事写人和以人写事的差别

第二节  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

一、有明确的写事目的

二、有叙述的感情基调

三、有恰当的叙述人称

四、有恰当的叙述线索

五、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要素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六、要写清事情的经过

七、要安排好叙述的详略

第三节  写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策略

一、写事的两种基本思路

(一)顺叙

(二)倒叙

   (三)顺叙和倒叙的关系

二、插叙、补叙和分叙在写事中的作用

三、限定性写事的一般策略 

第一步,确定题目   

第二步,明确中心

第三步,选择材料

第四步,安排材料出场顺序

第五步,怎样引出我们的话题

第六步,怎样充实我们的话题   

第七步,怎样结束我们的话题

四、自主写事的一般策略

第一步、整合材料让它们类聚

第二步、明确写作意图,提炼中心

第三步、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整合加工

第四节  写好环境与事件发生发展的关系

一、人物的心理环境(心境)

二、事件涉及到的社会环境

三、事件涉及到的自然环境

第五节  写好事件中的场面

   一、场面的含义和构成

   二、让场面为事态的发展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气氛

   三、点面结合写场面

   四、动静结合写场面

   五、场面一定要有意义

第六节  在叙述中适当地进行抒情

一、由作者在叙述中直接抒情

二、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抒情

三、通过议论来抒情

第十八章  写景

第十九章  写物

第二十章 写想象

第二十一章  写感想(视角二)

第二十二章 写应用文

板块四

第二十三章  记叙文

第二十四章  说明文

第二十五章  议论文

第二十六章  文学作品写作提示

板块五

第二十七章 作文教育教学案例和思路精选

后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