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祁连山之前,对祁连这地方几乎是一无所知,也没有做任何的所谓攻略,仅仅是在
小时候学地理的时候,知道中国有条山脉叫祁连山,很有名,在遥远的地方。7月27日到门源赏花,看到路牌,才知道离这不远,——从西宁过去,280公里,路也很好走,只是路过几个垭口,海拔在3800米左右,才感觉这是踏上高原了。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连山对中国的意义有着这样的描述:“东部的祁连山,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沙漠也许会大大向兰州方向推进。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然而祁连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祁连山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引来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连山通过它造就和养育了冰川、河流与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海潮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国人在祁连山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据说张掖之名是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国之臂,它为中国拽回了一个新疆。”
祁连山是很美丽的,每年7、8月份,这里森林茂盛,草原辽阔,菜花金黄,当地政府打出的旅游广告用了“东方瑞士”这样的描述。这组照片全部用70—200长焦拍摄,画面有些局促,不能反映祁连山的壮阔与雄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