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湖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火热进行,湖水水位放至历史最低。火树说,难得一见,要去探探究竟!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湖底采风。
三清湖建于1958年,当初叫 七一水库,因水发源于著名风景旅游区三清山,后改称称三清湖。主坝高程101米,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94米,总库容2.49亿立方米。因建库需要,有紫湖、少华、双明等乡镇的
移民迁出原地,很多村庄遗物淹在水底,时光飞逝,掐指算算,已近60年!很多也是初次重见天日。
1.三清湖自然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奇特的地下溶岩、瀑布构成了独具风采的景观,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浑然一体。

2.这里曾是一个古村落。从乱石堆中找出破碎的碗片,上有“明宣德年”的字样,算算也有500多年的年岁了

3.这里曾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前有江水悠悠,后有青山依靠,之间绿树掩映,田畴交错,小溪潺潺....

4.山坡上开垦出来的土地,田埂都用石头垒的平平整整。火树说,这里的人们很奢侈,田埂都是艺术品

5.田间有一个很深的圆洞,我们还没有考究出当时的用途

6.这应该是砖瓦窑的遗址。虽然烧不出秦砖汉瓦的气派和辉煌,但足以解决挡风御寒冬暖夏凉所需的材料

7.房子大多建在临水边,统一的朝向,一幢接着一幢,密度很大。村里的人很透明,根本没考虑现代人特别需要的空间和私密

8.高低错落的两排房子之间,有一条小巷,现在走过,仿佛还有丁香一样的村姑撑着油纸伞的香味和山里人隔窗对歌的余韵

9.可能是菜园的围墙,让自然放牧的牛羊可以尽情撒野偷欢而不至于侵害庄稼

10.又是一个圆型的洞穴,我们怀疑是地窖一类的由于顶上塌陷所致

11.可以依稀看出当时村庄的形制

12.水边小景

13.水中的脚印

14.

15.静默千年,守望千年

16.顺便介绍一下这次采风的队员:
游在城市里的鱼:认真敬业的考古工作者,就是树根也要分出公母为止的人。他教我摄影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看到想拍的东西,先躺在地下,四脚朝天,弄的我每次成了众色友瞄准的对象。他说摄影和演艺圈是一样样的,久久出不了作品,有时一躺就出名!

17.踏雪寻梅:资深摄影人,打鸟高手。晚上睡觉一有动静,第一反应就是先拿起枕头下的相机,如果相机还在,也没什么可拍,可以接着睡

18.东郭渔民:在艺术家的眼里没有多余的东西。最近很少下河,不好好捕鱼,跟我们在山沟里瞎转悠,一草一木、一石一鸟在他那里都充满诗情画意

19.

20。懒汉:我以为他在方便,问他要不要手纸。他让我不要吵!也一直没回过头来理我。后来我知道,他是搞建筑的,工程测量方面上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

还有队长和好几个队员这次没好好表现,这次就不宣传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