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具魅力的风情小镇——室韦

(2009-08-21 13:35:15)
标签:

室韦

木刻楞

小镇

奥洛契

俄罗斯

    室韦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河畔,从海拉尔出发,约4个小时车程。室韦的原意是蒙古,为蒙古族的发祥地。从苏联十月革命前后至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十几万俄罗斯人涌入额尔古纳市,不少人定居室韦。“文革”期间,大部分俄罗斯人陆续返回苏联,但仍有7000多华俄后裔留下,至今仍然保留着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
   室韦乡总面积4351平方千米里,森林覆盖率74.3%。全乡82%的人口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近年来成为旅游热地,“驴友”心目中中国最具魅力的风情小镇。

    室韦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民房多是独立的木刻楞(木制小屋),墙壁、地板,用清漆刷得鲜亮,门框、窗框,刷成鲜艳的红、黄、蓝色,家家窗台都摆鲜花,夕阳里如梦中的童话世界。“木刻楞”的外墙打造得极为厚实,据说室韦的寒冬达到零下50℃。但“木刻楞”内部每间房的墙壁却很薄,“隔墙有耳”用在这里正合适。好容易迷迷糊糊在“邻居”的聊天中入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阳光灿烂,吓了一跳,赶紧看表,原来才凌晨3时!唉,因为经纬度的关系,夜在这里,是如此的短。

    室韦没有加油站,也没有水。当地的老百姓都在自家院落里打一口井,我们所住民居的小夫妻则在院子里放了几只大油桶,每天买了水贮存在这里,所以在这里洗澡是要另外收费的,如果洗个土式桑拿,一般是10--20元。刚到的第一天晚上,大家还扭扭捏捏地排队进卫生间洗漱,第二天一早,则豪放地在院子里洗了。只是室韦夏季的夜晚只有十摄氏度左右,室外油桶里的水都放得冰凉,一个个洗得龇牙咧嘴的。

    沿着小镇漫步,发现这座10多年前才开发出来的风情小镇,旅游气氛已非常浓郁。小镇主街呈“井”字形,路灯设计有特色:一面是俄文注解的中俄两个民族通婚的老一辈黑白照;另一面则用汉语简介了这个家庭的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再附一张民居主人的彩色照片。原来是“家庭旅馆”的广告啊。

 

  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游牧渔猎,虽经千年这里仍保留完好的原生态景观。5月,满山的花开了,像画里一般;秀美的野生白桦林一片片,到现在为止,室韦湿地仍是全国保护最好的湿地。据说,以前的额尔古纳河边,还经常有人去洗澡、钓鱼、游泳,一不小心越过了国界也没关系,再游回来就是了。可现在边防军经常在河边巡逻,已经不允许当地百姓到河边钓鱼洗澡了。

 

   1.室韦镇一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小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绵延的低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各种颜色搭配的非常自然,象童话里的世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中俄友谊大桥。过了这座桥,就踏出了国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处处可见边界的水泥桩和铁丝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俄式风格的木板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家家院内都摆放着鲜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俄式小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俄式小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离的最近的村庄。对面是俄罗斯赤塔州的一个叫奥洛契的村庄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当地牧民的平静生活,一点没有边界的气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近看奥洛契村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中国边防巡逻艇,对岸那铁架上面红顶的是俄罗斯的岗哨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马放南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中国边防岗哨。比俄罗斯的要漂亮很多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悠闲的牛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悠闲的牛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悠闲的游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离开室韦的路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梦见一棵树
后一篇:草原小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