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 教你从自己的指甲看健康

(2009-10-19 00:04:29)
标签:

中医

望诊

从指甲

看身体

状况

             中医望诊之望指甲(第52篇)

52 <wbr>教你从自己的指甲看健康指甲为筋之余、肝之华,由肝的精气营养而生。肝藏血,负责把血液分配到人体各部位,以供身体所需。肝血的荣与枯,身体是否有病变,都会在指甲上有相应的外在显示。

 

(1)指甲苍白:提示身体贫血、气血不足、气血亏虚、体内有寒气。手术后或者突然大失血者,也会出现指甲苍白的现象。

应多吃五行益寿养心粥,红枣,红苋菜,菠菜,猪肝,花生,蛋类等补气血的食物。中成药吃十全大补膏、乌鸡白凤丸、人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勤做《不生病的纪律》中的肾保养、推肝胆经,按揉三阴交穴,促使脾肝肾加速造血。

 

(2)指甲发黄:肺燥咽干,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的前兆。

应多吃雪梨,荸荠,银耳,白萝卜,百合,水蜜桃,山药等润肺消炎的食物。中成药吃复方川贝精片,气管炎丸,定喘止嗽金丹,鸡鸣丸。每天用五行经络刷在整个后背刮痧,经常在后背拔罐,每天敲打肺经,按揉尺泽穴。

 

(3)指甲上出现小白点:身体缺钙。

应多喝豆浆、牛奶、骨头汤,多吃豆类,鱼虾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芝麻,黑木耳,蘑菇等补钙的食物。中成药吃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肾强身片,健步虎潜丸。平时多晒太阳,勤做肾保养和搓八髎,练习脊柱调息法。

 

(4)甲呈乳白色:提示肾脏或肝脏有病变。应及时去医院做肝肾功能检查。

应多吃黑木耳,黑豆,黑米,黑芝麻,大白菜,菠菜,洋葱,枸杞,乌鸡,莲藕等补益肝肾的食物。中成药吃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桑椹蜜膏,健身宁片。勤于做《不生病的纪律》中的推肝胆经、做肾保养、搓八髎。多练习丰胸蝶吻、脊柱调息法。

 

(5)指甲上出现红竖线心律不齐,胸闷心悸,心脏有病变,多为近期失眠、睡眠质量严重不好,或睡眠极其不规律所导致。另外高血压或风湿病也会在指甲上出现暗红的竖线。

应多吃莴笋,莲子,小米,银耳,红枣,扁豆,黑芝麻,山药,黑豆,山楂,龙眼肉,核桃等养心安神的食物。中成药吃养血安神丸,安神补心丹,神经衰弱丸。每天练习《不生病的纪律》中的拍掌跺脚法,吃益寿养心粥,用薰衣草精油摩擦膻中,按揉太溪、内关、神门穴。

 

(6)指甲上出现横纹:过度劳累、紧张、思虑,营养缺乏。是大病的前兆,应赶紧去医院做体检,及时调理身体。

应多吃蛋类,香蕉,金针菇,蜂蜜,豆浆等减压又滋补的食物。中成药吃大补阴丸,孔圣枕中丹,左归丸,河车大造丸。每天坚持用《不生病的纪律》中第205页的梳头法、第210页的泡脚法、第236页的叩齿法来养生。勤做肾保养、搓八髎,练习脊柱调息法,打坐调养心神。

 

(7)指甲无半月圈:营养不全,体内有寒气,血流有障碍,气血不足。

应多吃五行益寿养心粥,蜂蜜,蛋类,乌鸡汤,红枣,当归,黄芪等补气血、营养丰富的食物。中成药吃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滋阴百补丸,九转黄精丹(黄精丸)。每天用艾灸盒灸烤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穴各20分钟。坚持泡脚养生,勤搓八髎,排除寒气和瘀气,补足气虚,使气血畅通。

 

(8)指甲周围起倒刺:肺燥、鼻咽干燥或肺功能障碍。

应多吃雪梨、荸荠、银耳、百合、山药等润肺养阴的食物。中成药吃川贝琵琶膏,羚羊清肺丸,二冬膏,秋梨膏,养阴清肺膏(丸或颗粒)。应每天用五行经络刷在整个后背和肺经刮痧个20分钟,坚持推腹10~20分钟。

 

(9)指甲软而薄,发脆易折断:肝气虚,肝血不足,需要养肝护肝。

应多吃菠菜,芹菜,白菜,茄子,冬瓜,黄瓜等补肝的食物。中成药吃逍遥丸,解郁和肝丸,养肝丸。应每天用《不生病的纪律》中的推肝胆经法,练习丰胸蝶吻。勤搓八髎养肝肾。

 

             神奇的一分钟治病!对不起各科医生了啊!

 

              
                 张鹤瑶中医养生微博

 

特别说明:本人博文均系原创,如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和出处,链接上本人的博客地址和博客名字。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需要大家的传承和传播。我的师傅在教授我中医知识的时候,一直教导我要“尊重”,尊重知识,尊重他人。您对我文章的转载,是对中医文化的传播,我表示感谢。但注明来源和出处,链接上本人的博客地址和博客名字,则是对医学知识、对原创、对人性、对你自身的尊重!懂得尊重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