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复旦大学生死不足惜
(2010-12-13 21:14:49)
标签:
王石黄山宋体狼牙山五壮士上海复旦大学教育 |
18名复旦大学生死不足惜
文/靖介
18名复旦学生黄山迷路获救 1名搜救民警遇难
2010年12月13日 13: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朱青 选稿:郑闻文
东方网12月13日消息:12月12日下午,18名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游客在安徽黄山风景区迷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搜救,13日上午,18名大学生成功获救。一名24岁的民警在搜救过程中不幸牺牲。
18:1。救活了18个天之骄子上海大学生,却牺牲了一名公务员警察。这时候,也许18名大学生的家长、同学、老师以及亲朋至爱频频举杯庆祝他们安全归来。甚至很多家长和朋友口中念念有词“老天有眼老天公平”,对天对地各洒三杯“五粮液”,表示对天地的敬意。与此同时,也有人伤心难忍,悲痛欲绝,泪流满面。一边给逝者磕头,一边压抑不住内心的苍凉“苍天有眼无珠老天不公”。不过1:18的呐喊,很快被庆祝的声音掩盖下去。
探险,年轻人很喜欢,探险的动力来源于好奇。不知道哪个厮说过,人类有探险,才有进步。这句话为“探险者”找到了不少冲动的理由。18个上海复旦大学生据说也是打着“探险”的旗号,跑到黄山景区探险的。怎么看18人的探险队伍都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再怎么看黄山景区算不上险峻。看来这18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不是去探险的,而是成群结队边旅游,边谈朋友的。
如果要探险,我们派上一个排,一个连,甚至一个团的战士到黄山附近走上一圈,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敢保证不会有一个战士牺牲或是掉队。回来以后,告诉我们探险的结果就可以了,难道我们知道结果以后就不能算进步吗?
提到探险想起两个人。一是,在罗布泊大沙漠死去的上海籍勇士余纯顺。他一个人探险,没有走出沙漠,英勇地倒在他喜欢的探险道路上了,他是为了坚定的信仰走上了不归路;另一个是活着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先生,他顽强地在人迹罕至的高山雪域巅峰徘徊。他们的探险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而这帮乌合之众何来探险之有?
又想到狼牙山五壮士,他们在弹尽粮绝,扔掉手中钢枪,纵身一跃,铸就千古绝唱。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勇士,他们浩然正气与天地长存……然而,你们18个乌龟王八蛋,没有人敢为了自己或是他人的生存希望勇往直前,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只是龟缩一团坐吃等死。
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负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十八周岁负有完全刑事能力。据报道分析,复旦大学在校学生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以上,具有足够能力掌控自己的行为,对危险和避险应该有全面的预知和预测。如果有谁用年幼无知为他们开脱,这样的说法就显得足够幼稚和弱智。
既然他们负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做错事情当然要受到应有的惩罚。出动数百军警搜山,甚至还牺牲了一名警察,严重干扰了正常社会秩序,后果非常严重。虽说,18个大学生获救了,既然死罪以免,那么活罪定当难逃。能不能在此呼吁,在行政处罚方面给予他们相应的惩罚呢?这点很有必要,一是惩罚当事人,二是以儆效尤,威慑后来人不要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