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整体性
(2017-05-10 08:59:33)
标签:
心理学知觉整体性属性 |
人的知觉是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这一特点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与感觉不同,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如点子图,尽管这些点子没有用线连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如果点子数量不同,其空间分布不同,我们知觉到的几何形状也不同。
另一方面,我们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觉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如观看缺口的圆环,没顶的三角时,心目中仍能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完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在此过程中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常常能提供补充信息。
知觉整体性形成的规则编辑
知觉整体性的形成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曾经有人总结出了它的几条定律:
(1)接近律。在空间、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律。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相似的个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