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黑幕(5)

(2011-11-01 18:48:54)
标签:

杂谈

 

院长和老教授的对话

医大附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坐着花白头发,著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王教授。坐在对面的是医院朱院长,也曾是王教授的学生。两人默默地对视着,王教授喝了一口茶说;

“朱院长:有事就直说吧,我是会配合的。”

“真不好意思,院内有不少人反映,我们商讨后想转告你。”

“什么事?”王教授惊觉地问。

朱院长断断续续地对王教授说“有人说你每月收受 * * 医药公司药销售人员的药利回扣费,竟有几万元。”

“有证据吗?”

“我们在药房查过了,上个月你总计开了178张专家门诊药方,全都是那只昂贵的 * * * 进口自费药,为什么没有其它用药?”

王教授面带怒色地问;“这说明了什么?我问你!我是医生吗?我可以看病吗?我可以开药方吗?这种药是治心血管病的药吗?”

“你是市里最有名的心血管内科老专家,当然可以,但其它药一样也不用确令人费解啊。”

“那末这种药是医院药房里进的,还是我自己弄来的?”王教授一连串地反问院长。

朱院长细声细语地对王教授说:“老师,你退休后每月的基本退休工资有5000多,每周看专家门诊2个半天(每次挂2025号),专家挂号费100/次人,你个人提40%。这样算来每月你的专家提成费也有七、八千元,不算医院的其它福利,每月的收入就有13000多了。你的二个孩子都在国外,经济也很富裕。你开支又不大,要这么多的钱有啥用?何苦要弄得影响不好?伤了你的名声。。。。。。”

朱院长的话还未说完,王教授就从沙发里跳了起来说:“小朱,你把话说明白点!你在算我的家账了!告诉你,我是在医院里看病,不是在外面摆摊子赚钱;我开的是你们进的药,不是私人门路的药;我赚的是辛苦钱!”说着说着把茶杯一摔,气愤地对朱院长说:告诉你!不要当我不知道!我问你!这种进口贵重药品是怎样进我们医院的?还有其它很多药又是怎样进医院的?医院药事委拿了多少好处!药房拿了多少好处!你们院部拿了多少!你本人又拿了公司多少钱?我全知道!轮到我们医生拿点小提成(回扣)岂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你们自己心里清楚!要说有影响的是你们!说完愤愤地走了,头也没回!一场院长和教授的对话就这样不欢而散。

昂贵的进口药当然还在从药房里配出,王教授依然还在照常开着他的药方;这种不属医保范围的昂贵自费药,却在医院里销得非常地好。靠的是什么魔力?王教授每月到底得了多少药利回扣?其它人又得了多少“回扣”?这些都是个谜。。。。。。

我没有理由和资格来斥责王教授,但从这场院长和他的对话中,引我们反思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次医改,实践证明是失败了,第二次医改把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视为重点。力推公立医院与药利收入分离,改变以往“靠药养医”的局面。但现实并非尽善;因为财政拔款的不足,“靠药养医”的局面难以解决,医院仍是以药利为重要收入;国家把列入医保的药品一次次地降价,可谓是用心良苦了。可是老百姓却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甜头,相反,医院里降价的低廉药却越来越难配到,因为利润低,药厂也不肯生产了,越是有名的大医院这种情况越明显。

医药公司和药厂都明白,只要多化点钱,各方摆摆平,昂贵的药品虽然不属于医保范围,但也能销得很好。药品营销人员就更明白,化了大钱把昂贵药打进医院后,销药的主要关键是医生。因此,他们都能极秘密地、精确地把“回扣”及时送到医生的手中,医生们也心安理得地把这块作为收入。

医院事业单位职工,已经五、六年没长工资了,近来听说有点风声,可是只有那些已退休又无力外出赚钱的人员,只有那些基层医护职工在伸着脖子盼望。医院中的中上层人员根本并不在意,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灰色收入,工资对他们来说已是收入中的小数了。

面临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我真担心这个上浮的工资会是怎样呢?绩效指标应是什么?服务、质量、态度、守则、技术等都是可定非定,难以考量的软性指标。只有经济指标算是硬性的,如若没有经济指标,绩效工资的推行又能行多久?如若把经济作为绩效工资的指标,岂不是又是老局面?老样子?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在以钱为准,物欲横行的社会里,道德良心在黄金白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无奈和苍白。

注;医疗黑幕(6)—— 医学论文卖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长寿预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