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都替考事件”:媒体融合下的深度报道典型案例
(2015-06-08 09:46:28)
标签:
南都江西替考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
分类: 随笔 |
2015年6月7日上午十点多,一条微博瞬间火爆全国,“重磅!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
接着,越来越多的该新闻后续报道出来了。“替考记者走进公安局”、“江西省教育厅招考新闻发布会”、“替考考生被抓”、“教育部发出通告”等一系列的即时新闻报道出来,让“替考新闻”如火如荼的发酵起来。
这次新闻报道从形式上来说属于“体验式报道”,虽然这次体验有些太过于刺激,但是整体可以归纳为体验式报道,体裁上来说属于深度报道,记者从这几个月的替考培训、组织、直到参加等内容可以看出,记者的深度调查和采访确实很到位。这次报道中,不但“替考”体验记者的调查采访深入细致,而且其他配合记者的手法也很老练,看得出来此次报道是一次胜券在握的采访计划。
体验式采访结束后,南都采访记者主动找到监考人员,并且表明身份,配合公安、监考人员抓捕替考者。紧接着就发生了笔者第二段写的那一些列的新闻。事后,此次卧底记者发朋友圈说明,自己在卧底前已经跟警方提前报备,并且在考卷上写明卧底的事情,并请求考卷作废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期将联动警方调查。
南都记者的整个卧底采访流程是“记者提前几个月卧底——后方记者配合采访——考前给警方报备——卧底替考——南都微信发布该消息——试卷写清卧底事宜——后方同时配合发稿——联动警方调查——推动教育厅、教育部介入采访——推动中国高考审核严格化、规范化。”据有关消息,深圳准备明年开始指纹录入的方式进行高考考场检查。
本次报道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联动性、快速性、裂变性等传播方式和记者扎实采访、详细调查、快速成稿的工作特点演绎了一场利用媒体融合特点,迅速发布深度报道的新闻演义。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媒体融合。在新媒体传播的当下,只有将新媒体与深度报道有效的结合,才能引爆传播爆发点、抢占舆论制高点、引发全民讨论话题,将报道的热浪推进到高潮,甚至是高潮迭起。
这次南都的报道恰到好处的应用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调查方法和新媒体快速传播的影响力,两者的有效结合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提高新闻传播性。特别是在高考考试期间独家爆出新闻,引爆舆论。国内大部分网站将其转载在头条或者首页新闻列表,一时间,朋友圈、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移动新媒体阵地全部是这条新闻。如果仔细看南都微博的朋友会发现,南都官微在发布此条消息时候,排版清晰明朗、小标题撰写精确,特别是在微信最后用“一张图看懂高考替考流程”的形式更加直观的表现了替考的流程和规则。
总之,利用传统媒体的深度采访内容加上新媒体“两微一端”的载体平台,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刊登,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是媒体融合的的有效报道形式。笔者觉得,下一部该如何讨论利用媒体融合平台播出后,如何能够更有效的盈利,因为只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为更好的新闻创作提供物质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