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声知虚实

(2015-11-21 06:50:39)
标签:

杂谈

闻声知虚实闻声知虚实

闻者,闻其声音,即知病之虚实生死也。
外感之证,在表者,其声壮厉,当参浮脉主治第二条按四时散之,此开门逐贼法也。
声音懒怯而微,当补而兼散。气虚,补阴益气煎;血虚,归柴饮;阴虚,一柴胡饮;阳虚,理阴煎加减。此养正除邪、云蒸雨化法也。
腹胀膈塞,喘急痰壅,声壮而促,此邪正俱实,须分轻重治之。胀满,和胃饮;膈塞,神香散;喘急,苏子降气汤;痰壅,二陈汤,此从治法也。
若证虽有余,其声微短,邪气实而正气虚也,治宜求本。胀满膈塞,理中汤,理阴煎;喘急痰壅,贞元饮,金水六君煎,兼服肾气丸,此逆治法也。
至于内伤劳损,头目眩晕,及困惫垂危等证,其声前重而后微者,虚在肾,而精不化气也,当补肾。阳虚寒盛,右归饮,右归丸;阴虚热盛,左归饮,左归丸,补精以化气。
其声初微而终显者,虚在肺而气不生精也,当补肺,四君、六君、十全等汤,补气以生精。
若声前后显,然中独微者,虚在脾,补中汤、寿脾煎、速救中气,使上以化气、下以生精。
至以声决生死,尤属易知。如发言初微而终复者生,始微而终绝者死;言一句而相连者生,一字一断者死;声微而清长者生,声壮而类禽畜者死。
附 浮脉体状

浮脉为阳,轻取有余,重按不足,如捻葱叶,如水漂木,洪大芤革,皆统于此。
主病(凡八证)
浮脉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主治(凡七条)
浮大为伤风,其证恶风、自汗、面光、头身痛、发热、鼻塞,风伤太阳经也,宜桂枝汤。汗多不已,外无表证,玉屏风散。
浮紧为伤寒,其证恶寒,无汗面惨,头身痛,腰脊强,通体发热,寒伤太阳经也,春秋:九味羌活汤,夏:正柴胡饮,冬:麻黄汤。若衰老虚弱,而伤风伤寒,难于用散,轻以理阴煎,重以大温中饮。
浮滑为宿食,其证口渴、胀滞、嗳气如败卵,亦作头痛发热,但以身不痛,脉不紧,与伤寒异,宜加味调中饮,兼呕,和胃饮;不呕,平胃散,俱加神曲、麦芽、山楂(“楂”:原文为“查”。);蛋积,加淡豆豉;胀甚,加枳实。
浮缓为湿滞。其证恶湿,体重,面垢,首如蒙物,身足肿,小便短。衰老者,胃苓汤治标,肾气丸治本;少壮者,廓清饮治标,苍术丸治本。
浮芤为失血。其证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如血在上,而寸口洪滑,血热而逆也。一阴煎治标,六味丸治本;血在下,而尺脉洪滑,血热走而不守也,保阴煎治标,阴八味治本。凡上下失血,六脉浮细无力,理阴煎去桂,或五阴煎、寿脾煎,以调心脾。左归丸,去龟胶,以培真阴;兼服瑞莲丸,以补脾土。
浮数为风热。其证目赤肿痛,或肤痒发疹。俱以八味逍遥散,倍归芍,加荆、防、薄荷、黄芩治标,六味丸治本。
浮洪为狂躁。其证欲狂不狂,似呆非呆,言语无伦,坐卧不宁。服蛮煎,或二阴煎治标,六味丸加紫河车末四两,菖蒲、犀角、远志各二两,治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