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廖厚泽先生《丹医语录》处方篇1

(2015-08-04 04:19:55)
标签:

杂谈

廖厚泽先生《丹医语录》处方篇1
2014-05-14 廖厚泽 丹道中医


 ►磨牙、胃痛就是肠胃痛,用柴胡桂枝汤。

►咽堵气降不利者,心跳过速就是甲亢,用参附龙牡收之安神。

►流鼻血:白芨5(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茅根10、藕节20、桃仁10、生草10、生石膏30、灶心土(补脾)20、大青叶2、牛膝10

► 阳暑:不可发汗,只可以清热。方曰:党参20、白术5、茯苓10、生草10、黄芩10、川连2、竹茹5、防风5、菊花5、生石膏(先)20、车前子(包)10

►苦夏之证(夏日乏力气短):人参3、甘草5、生石膏(先)30、泡水或用越婢加术汤(麻黄5、白术5、生石膏30、甘草10、荆芥5、防风10、银花10-20、连翘5、生苡仁20、泽泻5、车前子10、川连2-3)。

►小便可,今口不苦,不呕,尿道感染,六一散(生草、人参、滑石),旨在平肝。或用:麻黄3-5、苍术5-10、黄柏5、人参3、桂枝3、酒军3-5、滑石10、生草10、荆芥5、防风10、银花10、连翘5、黄连2、白芍10、石苇5-10、海金沙5、生石膏30、焦白术5。

►针眼:蝉蜕5、蔓荆子5、菊花5、桑叶5、酒军5、银花10、穿心莲5、生石膏20、生草10

►案:坐骨神经痛,脉弦洪微迟,气虚双寸陷。甲方:党参20、黄芪30、当归10、茯苓10、远志10、菖蒲10、升麻3(升厥阴)、柴胡10(升少阳)、生草10(用柴胡、升麻止痛);乙方:越术加桂:麻黄3、桂枝3、黄芩10、川连2、白芍10、银花10、连翘10、四君子、萸肉10、枸杞子10、生苡仁20、泽泻5、车前子10、寄生10、牛膝5

►血小板少(血虚、出血淤血):黄芪20、当归10、银花10、阿胶珠2(后下)、升麻炭3、茅根10、白芍10、熟地20、党参20、白术5、茯苓10、甘草10

►外伤肿痛方:乳香、没药、苍术、黄柏、丹皮、栀子10

►退目屎之用:乌贼骨、蝉蜕、大腹皮、菊花

►治阴黄:茵陈为主药,配(1)五苓散加桂、术、泽泻、生姜;(2)五皮饮;(3)附子(阴寒较好);(4)八珍汤

►口眼涡斜:附子、天麻、全蝎、白芷、石膏,四物汤。(合天全散之义,白芷引之)

►面肌抽搐:湿热内动生风。越婢加术汤。麻细附加石膏、生苡仁、蔓荆子、藁本、天麻、元明粉(用蔓荆子、藁本是发汗兴阳),加白芷入阳明散风(经引,否则无效用)。

►蝴蝶斑:治法开发心气,小承气汤加小活络丹(小活络丹:归、芍、丹参、乳香、没药)。热之重者用丹参1-2两。乳香没药开发心气,强心;可用菖蒲、远志代之。

►小活络丹又治红肿(有人立夏前后脚肿,在于心、脾之弱),夏天心脾之气生发不起来,用之有效。此谓脚气病,亦心脾病。若天人不合一,则春调肝,夏调心,秋降肺气(沙参、麦冬、枇杷叶、苏子、莱菔子)。胡麻仁有收敛作用,喻氏书中有述。

►鼻衄:鼻属阳明,阳明有热者出血,刺三里、合谷泻下。方:茅根、藕节、桃仁、白芨(收敛止血)、小蓟(血热可用小蓟,寒不用)、灶心土(补脾)。流鼻血,有水土问题,或食物、辛燥用得多。藕节调气止血。桃仁润肠止血。灶心土可用净黄土,澄水煎药代之,有养脾胃之用。白芨有止血之用。水土不服用灶心土效。含铁质多的土令人长血脉,血中热多。白芨有增血小板的作用。调节脾胃宜用家乡之灶心土。阿胶、黑木耳、灶心土、白芨均有增血小板的作用,清胃中之热,清脾脏之湿。

►桂枝汤热,用小柴胡合之正好。柴胡桂枝汤调和经络血脉。桂枝为太阳之药,柴胡为少阳之药。柴胡汤中加莱菔子下气,使肺气与肾水沟通,如不能缓解加全栝蒌通便润肠(比例为柴胡5、桂枝2、栝蒌20)。若无寒气,血脉亦好,只有气结,用小柴胡加莱菔子、焦三仙,可有效。有寒象加桂枝温化。如腹中有硬块加吴萸子和桂枝。

►小柴胡汤中柴胡提升作用,高血压用之不行,或加赭石、苏子即可。

►柴胡桂枝证:同为少阳脉,都是柴胡桂枝汤。(1)阳证有热:祛桂或加阴药;(2)阴证:加桂枝;(3)便秘:加大黄、栝蒌、去桂枝;(4)便溏:加白术、茯苓。

►越婢加术汤加桑枝、桑寄生,祛湿力好。

►麻杏石甘汤加香薷、地龙、蔓荆子治鼻窦炎(鼻塞,偶尔通气,常流涕浊,发绿,有臭气,时头额胀闷)。

►荆防败毒对春阳气不振之温病效好。麻杏石甘汤加味,表里两解,风寒、风热全面。

►三焦胰脏病,低血糖,低血压,晨起恶心呕吐,如缺糖营养不良,用四君子芩连二陈加石膏补气清热。

►小腹痛(有寒者):(1)香附、苏叶(引经药)加平胃散(陈、苍、草、枳);(2)肉桂、香附、苏叶加平胃散;(3)附子理中加酒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