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袁氏河洛推
袁氏河洛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30
  • 关注人气:4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辛(转)

(2015-03-04 06:34:59)
标签:

杂谈

细辛(转)

  细辛为宣通内外、发散风寒的要药,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骨节疼痛,笔者多年来根据施今墨对药经验,用细辛配伍石膏、川芎、白芷、防风、天麻、蒿本、升麻、丹参、葛根、半夏、陈皮、川牛膝等药,治疗头痛10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1.配伍

  细辛配石膏,以细辛之辛散,引石膏之寒凉,达于上焦,共奏清热泻火,通络止痛之功效,而无燥烈遏邪之弊。配五味子,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止咳平喘甚妙。配麻黄、白芍、干姜、桂枝、甘草、半夏、五味子,有解表、散肺、化饮之功效。配当归、桂枝、白芍、甘草、通草、大枣,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可治气血寒凝痛经、骨节痛。配麻黄、附子,治疗伤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证。

  2.用量

  细辛的用量历来有争议,《本草别说》言“细辛若单用不可过半钱,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本草备要》认为“其味厚性烈,不可过用,不可过1钱,多则气不能,闷绝而死。”《中药大辞典》用量0.3~1钱。载现代药理研究“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入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死亡。”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对血压有肾上腺素样作用。

  《伤寒论》中用细辛的方子有5张。其中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细辛用量3两;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用量2两;乌梅丸中细辛用量6两。其用法乌梅丸为丸剂,其余均为汤剂。根据《简明中医词典》考证,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13.92g,乌梅丸中用6两,与方中其他药物共研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次10丸,细辛所占量极微。

  根据古人及古今书籍记载,结合笔者多年经验,细辛每次用量以不超过9g为宜(入汤剂),入丸散量应更少些,成人每次内服不得超过2g。

 3.禁忌症

  凡阴虚阳亢及无风寒湿邪之头痛咳嗽者禁服。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皆不可用。肝阳上亢头痛禁忌。眩晕证(高血压)不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