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得成就脱离之六法;

(2009-07-20 14:56:57)
标签:

杂谈

不得成就脱离之六法; 龙钦巴


不得成就脱离之六法;虽具发心然若未发愿,
不能播下色身之种子;虽有悲心若未灭私欲,
不入利他大乘之行列;虽行随顺时机未成熟,
不成利他反成讥讽因;虽居深山若未生厌离,
难以斩断依附贪嗔藤;无有敬信虽空口祈祷,
不获一滴加持甘露雨;智慧虽高若未离戏论,
不辨轮涅缚于宗派笼。是故窍诀融心极重要。

 

 

          许多修行人久修而不得成就,其原因就是脱离了紧密相关的六法:

 

         一是虽具发心——发誓利乐一切有情之菩提心,然于所依处上师三宝前仍要广发大愿,诸如愿我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与正法、能荷担如来家业、具足救度众生的能力、常转正法之轮、点燃智慧的火炬、照明三涂之幽暗、引导众生出离罪苦的深渊、趋达解脱安乐的彼岸等等。我们若未如是广发大愿,仍就不能播下殊胜色身(佛的报身与化身)的种子,因为利乐有情的事业,唯依报身与化身方能成办。可见发心与发愿是相辅相成的,切莫脱离彼此紧密的关系。

 

         二是虽然在相续中生起了相似的大悲心,然若未能灭除私欲之心,不念众生苦楚,时时为自己谋求种种利养,则根本不能趋入万事利他这一大乘壮举的行列。因为大乘的根本核心在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脱离苦”。

 

       三是虽行随顺世间某种因缘来利益他众,然若时机尚未成熟,则非但不能成办利益他众的事业,反而会成为他人讥讽之因。是故具有智慧之人,无论欲成办何事,事前皆应仔细观察,看时机有否成熟,切莫盲目行事。

 

       四是虽然身居林间山岩等寂静处,但若内心对三有轮回未生起厌离心,常念红尘漏乐,则难以斩断依附贪嗔之心而生长之烦恼藤蔓,如是被烦恼束缚,愁苦满怀,甚至不能自拔,故当依教调伏自心相续,使之宁静,专意修持佛法极为重要。

 

        五是若对上师三宝无有恭敬和信心,仅如鹦鹉学舌般地空口祈祷,则绝对不能获得一滴加持的甘露法雨。因为一切加持、悉地等功德全都建立在恭敬与信心的地基之上,敬信与加持是相等的,有一分敬信得一分加持,有十分敬信,得十分加持。不具敬信而妄求加持者,则如愚人说食数宝般毫无意义。

 

        六是有些人智慧虽然较高,且辩才无碍,但因未了认空性本体,未能超离边执戏论,亦不善辨析轮回与涅槃法性平等实相,为边戏所摄而偏执地耽著自宗,破斥他宗,妄立门户之见,这样仍被束缚在宗派的牢笼之中难以获得解脱。是故我们应当虔心吸取传承上师的教言窍诀,将之融入心续是极为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