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赏析 ——备课教案型
(2009-10-26 16:03:37)
标签:
杂谈 |
一、
①了解魏晋时代诗歌的特征,体会诗歌与政治结合的艺术特征,熟悉曹操这位历史人物。
②学会理解、赏析一首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③懂得简单地分析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
三、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具体教学步骤:
导入:历史上很多诗人都喜欢饮酒做诗或是为酒而诗,回忆一下我们曾学习过的诗人,有李白“金樽千酒斗十千”;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有苏轼“把酒问青天”;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魏晋时期曹操的“对酒当歌”杰作。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相关片段。
分析:
㈠朗读诗歌,解题。
㈡分析诗歌。
根据全诗,可以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八句。
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 “当”,对着。“去日”,指逝去的岁月。这八句意思是人生很短,积郁苦闷难以消除,只有借酒浇愁。我们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此种忧叹。
第二层是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望。诗人借《诗经·郑风·子衿》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借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又借《诗经·小雅·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借以表现礼遇贤才之意。
第三层是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用明月来比喻贤才,说明贤才难遇。后面四句讲贤才屈尊来到诗人门下,诗人喜不自胜的情景。
第四层是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前四句是说诗人希望无法抉择的贤才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二句出自《管子·形势解》,借山水作比,说明接纳贤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句表达自己要像周公那样礼遇贤才,共同完成统一大业。“周公吐哺”引自《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借用典故,表明心声。这几句画龙点睛,突出全诗主旨。
从这四层意思来看,这整首诗抒写了诗人岁月不居而工业未就的忧思,吐露了为实现自己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宽广胸怀。
㈢难点解析:艺术表现手法。
《短歌行》的艺术表现手法可概括为:
①
②
③
④
结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