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身边人物人间善美楚楚随谈杂谈 |
分类: 身边人事 |
平常的日子里随便在小区里扫一眼,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张婆婆和她的老伴的身影。一个歪斜着粗重的身子在前面大踏步非正步走,另一个扛着拐棍跟在后边亦步亦趋。只要是相遇大家都会主动打招呼:老人家可好?“好,还活着呢,哈哈哈”。张婆婆乐呵呵地回答着,旁边的老爷子也会微笑着应答“还好,还好”。
有时候俺偶尔向楼下瞟一眼,两个老人家漫步小区的背影就出现在眼前。俺总说,虽然走在前面的张婆婆和她老伴扛根拐棍押在后的画面有点像战士和俘虏,蛮搞笑的样子,但着实成了俺们小区最亮丽的风景。也就是说,张婆婆与她老伴几乎合成了一体,相亲相爱形影不离。俺多次想把这美好的画面拍摄下来,却因为过于追求所谓的光影或构图等艺术效果没能成事,俺错过了如此温馨美好的画面,现在想起来真的心有惭愧呢。
曾经听张婆婆说起,大约十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半夜醒来手脚不听使唤口角流水,以自己所具有的医学知识感知“中风了”,便推醒老伴打了120。好在就医及时,老人家瘸了半边手脚,幸好脑子还没坏。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留医一段时间后回到了家里静养,老两口谨遵医嘱,加之大爷精心护理,张婆婆没多久又可以在小区里散步了,只是必须由老伴全程陪同。仍然是大妈在前面和别人打招呼,大爷在后面紧跟着大妈的步伐。中风后的张婆婆,经常柱一个拐棍走,大爷就背着手走在后面,慢慢地,前面走着的甩掉拐棍自行走路了,虽然步履蹒跚但总是满面春风,大爷则扛着拐棍护在身后。康复得越来越好的张婆婆,依旧的精神抖擞,依旧地笑声滚滚。她生动的笑脸简直成了小区灿烂的招牌。俺们小区里有好几个中风的人都被医院救活了,但只有张婆婆的老伴,从始至终从里到外做了她的贴身侍卫,而没有外请护工因此避免了因为家务或费用等问题导致家庭矛盾升级的事件发生。张婆婆是中风的人群里最早脱离轮椅最早扔掉拐棍的,可以说是这一拨人里活得最有生命质量日子过得最为精彩的。
张婆婆有时候趁大爷上厕所的功夫也会八卦一把,说“我老头子老实得很不善管钱,我在生之年必须把后事都安排好,我怕我死后几个崽女欺负老头子”。几句朴实透顶的话儿足可见张婆婆多么的心疼自己的老伴,也可见她们夫妇的感情之笃厚纯粹。
俺前些天出一趟远门回家,似乎有日子没见着老人家两口子了,今天在楼梯口看见老爷子一个人散步,正纳闷着就问了声“大妈呢?”“大妈前些日子走了”大爷低沉地回了俺一句。真没想到,那么开朗热情的张婆婆说走就走了,剩下大爷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小区里踱步。老人家看到俺关切的样子,便停住脚步准备和俺好好唠一唠,他说出了一大堆因为张大妈离世带来的难受的感觉。他眼眶红红地说,“我们走着走着就走掉了一个”,他好像是精神支柱倒下了,但一改以前的沉默寡言,突然变得话多了起来,显然,他是想通过向旁人诉说,来发泄和舒缓失去爱人的痛楚的情绪。俺安慰他说,老爷子你精心伺候贴心陪伴,对得起大妈了,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呢。
俺心里也有点酸楚,写了这几句似乎释放了一点。俺觉得张婆婆两口子作为老来伴充分体现了俺们中国人的人性美德,俺应该写一写这凡人的光辉,以此也算是对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一点心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