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心念念的腾冲国殇墓园,俺想一定是要虔诚地去拜谒凭吊的。是日的腾冲下了一点小雨,俺们一股脑地上了一辆中巴,以为与和顺古镇一个方向的远征军纪念馆,会在古镇的附近。结果坐车坐过了头,同车的一个大娘告知,你们要回头,纪念馆在城边边呢。真的是,距离俺们下榻的宾馆只有两站路,就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
还没走进展馆,心就紧紧地揪起来了,因为70多年前的那场生死决战,留在脑海里的哀伤和悲怆太深刻了。其实在走进展馆之前,俺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观展,绝对是一次超级的国耻教育!尽管早就阅读过一些关于远征军和云南人民的抗日战事,但腾冲展馆的史料确实最为详尽也最为震撼。里面的图片、实物和雕塑,一下就拉近了观展人和那场惨烈战事的参与者的心理距离。震撼之余,情绪无以平复,且心痛不已。我们一个堂堂大国在那个年代竟然如此的贫弱不堪,而人口与国土面积大大小于咱们的小日本,欺凌起咱们来竟然如此的肆无忌惮,如此的惨无人道,好没道理呀!
当年,日本人为截断中国的生命通道-----滇缅公路,入侵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缅甸,中国应英国盟军之邀,组远征军开赴缅甸,协同英军作战,不料英军不战而退,致使远征军入缅变成掩护英军撤离的作战。为此,远征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以第5军第200师为最,该师翻越野人山时遭遇数倍于己的优势日军的重兵伏击,全师伤亡惨重,师长戴安澜壮烈殉国,国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全面失利,滇缅边界遭日寇野蛮侵占。两年后,国际局势转变,远征军得到美军空中支援,再次以数倍于日军的兵力优势,也付出数倍于日军的伤亡代价,围歼了盘踞在腾冲一带和滇缅边界的日军,最后将凶残的倭寇彻底赶出国门。其战事之惨烈,伤亡之惨重,空前绝后。远征军和云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威名远扬的抗战篇章,他们不是孬种。
如今,走进国殇墓园,面对忠烈祠后小团坡数千块烈士墓碑,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不被深深震撼,它无时无刻不在警醒世人,这一幕屈辱、惨痛而又悲壮的历史,永远不能忘却,也永远不应该忘却。
庆幸的是,如今国殇墓园的一些纪念场馆,基本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再像“左”风盛行时期那样,忽视远征军当年的历史功绩,否认国军在中缅作战时期的艰辛付出。如此,倒是对牺牲的英烈有了些许安慰。
参观这样的场馆,犹如再次揭开中华民族久已愈合的伤疤,理所当然不可能轻松面对,但绝对是灵魂的洗礼,是最本真最具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能激起一种质朴的民族责任感。
同行的博友愚风诗云:
风雨腾冲七十年,此山此水此云天。
城头破堞凝霜冷,江畔哀魂泣血眠。
长剑锋从边塞出,将军头向国门悬。
忍将遗恨埋倭冢,凭吊英魂一泫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