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天福地,仙境罗浮”
罗浮山,自秦汉以来,号称“仙山”,被冠以“岭南第一山”,“百越群山之祖”等美誉,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汉代司马迁曾赞之曰:“大荒之内,名山五。其在中国,有五岳坐镇。罗浮括苍辈十山为之佐命。”视罗浮山为仅次于五岳之后的名山,更将其称为“粤岳”,意为中国五岳之外第一岳,是“百越群山之祖”。历史上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罗浮天下奇”、“好地方,好百姓,方圆百里,富甲天下”之说。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民之州”惠州市东江之滨博罗境内。地处岭南的中心地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82平方公里,山峰432座,其中1000米以上山峰80多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观18处,石室幽岩72个,拥有泉、池、涧、瀑、林、洞、观、寺、塔、峰等景观,资源丰富而全面。以山势雄伟壮观,制备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等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
以道教文化、葛洪文化、中医药文化、东坡文化、东纵文化为代表的罗浮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被道教尊称为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是岭南道教文化的发祥地。
以上文字乃景区宣传资料原文,非本人所著。为求精准,便原封不动抄录了下来。因为对罗浮山心怀敬意,尽管20年来游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写下只言片语。最主要俺是道教盲,而又一直在心里对所有宗教有着难以言表的神秘感,俺不敢对道观和道观里的神仙胡乱崇拜,故而没能找到恰当的表述。近期罗浮山创建国家5星级风景区,俺的同学参与了中山大学对此项目的贡献,他一再声明,像罗浮山这样积淀深厚的岭南名山,真值得大书特书。俺羞赧了,就住在罗浮山脚下的惠州市区,竟然可以罔顾一座文化名山,什么银呐,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参加了一个摄影团队,顶着烈日钻进了罗浮山的深处,和被苏东坡写有名诗的罗浮山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苏东坡当年被贬惠州,来到罗浮山游览,心情十分愉悦,便写下了那首惠州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先生虽然夸张了日啖荔枝的数量,但对能及时吃到极新鲜的荔枝,心里自是极为舒坦的。毕竟他老人家在京、杭等地为官多年,也不见得能见着鲜美无比、现摘现吃的荔枝呀。吃到了人世间的美味,当然感到幸福,自然而然便会兴之所至、挥毫泼墨写下美丽诗篇。此时的他,一个“不合时宜”的苏子,却在最合时令的时候吃到了最美味的岭南佳果,那份足以疗伤的暖心适意的感慨,令多情善感的他暂时忘却千里被贬的痛苦。他自己高兴了,还不忘记给后人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文字和诗篇呢,苏夫子,你真是好样的!罗浮山为苏东坡修建了一所亭子,纪念这位大文豪。那亭子修建得没什么特色,可能是早些年搞出来的,俺从来没进去坐过,俺愿意远远地仰视,因为那是苏东坡呆过的地方。
说起来,葛洪对罗浮山成其为“岭南第一山”贡献最大,俺只知道他曾经弃官从医,很有节气,尤其是发现了青蒿治疟,使人类对可怕的疟疾不再束手无策。他的确应该名垂青史,后来被人们搬到道家的道观,尊奉为神仙了。他在罗浮山还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运用化学原理研制丹丸,并取得成果。因此有人说,葛洪是中国最早应用化学术的大家。俺对他没有研究,俺在心里供奉这位伟大的药学家和化学家。俺每次来到葛洪的遗迹处,心里便肃然起敬。
罗浮山,秀美清幽之中,竟然蕴涵了如许传奇美好的故事。因此,创建国家级5A风景区,一举成功!

P.2
岭南第一观——冲虚古观

P.3
三清宝殿前,香火旺盛……

P.4
洗药池,仙气氤氲…… 据说,这是葛洪留下的遗迹
P.5
传说葛洪曾在此炼丹,后人专立此碑,以作纪念
P.6 青蒿治疟,功莫大焉。碑前,常有道人潜心修炼

P.7
这些木简上,记载着各种治病的药方

P.8
即便不是周末,罗浮山的风光也吸引游人如织

P.9
此飞来石非黄山之上的彼飞来石,但也自有其特别之处
P.10
罗浮山溪,流水潺潺,负离子之丰富出人意料

P.11
俺最中意的一棵古树,很有水墨画味道

P.12
孩童的欢笑声,划破了罗浮山的宁静幽深……

P.13 罗浮山下四时春

P.14
哈哈,俺到此一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