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纯粹而友爱的同学聚会
(2014-02-22 19:26:56)
标签:
新春聚会时空穿越纯粹和友爱随谈 |
分类: 情感天地 |
俺随着邓爷爷的南巡风南下惠州20来年了,电话和住房一换再换,许多人和事也都逐渐淡忘了,理所当然别人也该淡忘俺了吧。可是有一天,一个陌生但非常好听的乡音传到了俺的手机里:老师,我是您的学生xxx。我们将举行毕业xx年的纪念聚会,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了您,特别派我来邀请您参加。
放下电话俺居然还蛮平静的,因为聚会常有,而纯粹的情谊不常有。只是这一拨学生,俺因为怀孕生子,并没有把他们送到高中毕业就离开学校了。他们,居然还记得有俺这么一个早就逃离了讲台的“人民教师”,俺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说实在话,俺当年被分配去的这所学校,不单名不见经传,而且地处城乡结合部,各方面条件均不咋地。但是,刚从师范院校出来的俺们那一拨年轻人,似乎真有点“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所不惜”的壮志豪情,没什么人去计较学校的条件了,领导派个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绝对服从毫不含糊”。尽管俺当时才20郎当岁,瘦小的个子毫不起眼,居然被大胆的学校领导安排做了高二的班主任。现在回想起来,俺的不怕“误人子弟”真有那么点生猛劲儿。也不知那些生涩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俺已不能完整地回忆起其中的故事了,但那些青春的面容和生气勃勃的身姿,极其善美极其动人,至今历历在目。
作为刚出茅庐的“新手”,俺那时候的“教书育人”肯定有很多不够周延的地方,但印象里,这一拨学生都很配合俺。春游活动也好,语文公开课也好,甚至俺独创的“读小说课”,都没有人出来唱反调。俺那时候自认为自己有能力,“管得住学生”,今日反观,其实是学生包容了俺,“有容乃大”呢。想想,高二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呢,不少人都开始叛逆了,难道就没有人叛逆俺这个班主任?应该是俺非常幸运,叛逆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和俺“交锋”,俺就“全身而退”了。哈哈哈,俺似乎没有和哪个学生交恶,就离开了教育岗位,被调到非教育部门了。
多少年之后的今时今日,当年那些包容过俺的学生,居然会“大海捞针”一般,把俺从南下大军里捞了出来,邀请俺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虽然回老家过年时间紧张,俺还是认真地把返程挪后,将这个日子空出来,等待着和大家见面的那一刻。
又是电话响了:“我是xx,老师我来接您去参加活动了”。喔,当年的语文课代表,开着车来到了俺居住的小区里。还是那个脑瓜活泛一派灵气的样子,但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已经长成一个成熟的大男人了。他靠着自己的智慧创业成功,让全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他告诉俺,为了这次聚会,好些个同学组成了组委会,出谋划策跑腿筹钱,非常热情非常友好。果不其然,俺和当年的同事罗老师、李老师被接到了一个学生经营的农庄,放眼看去里面已是人头攒动,笑语欢声了。俺迅速地在脑海里搜寻,谁谁谁叫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大家实在是热情洋溢,俺还没来得及想起什么,就被一张张笑脸团团围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先问候,每个人都那么真诚友好,容不得俺多想什么,心里溢出一阵阵感动:好难得的祥和呀!
俺以为聚会的时候会例行逐个介绍的办法,点明谁谁谁现在干什么,谁当了什么官,谁是什么样的大老板。出乎俺的意料,几个文艺范儿十足的“主持人”,人手一份“脚本”,像“春晚”一样把聚会活动的第一“会”串了起来。他们巧妙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把过去的故事和今日之聚会情形糅合在一起,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妙语连珠,亲切自然,令人倍感温馨快乐。俺还被请上讲台,重演了一次当年走进教室上课的情形。“上课了”,“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几句熟悉而又早已淡忘的辞令,一下子把俺拉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讲台。这一幕太亲切了!俺又当了回老师。没想到这次的聚会活动会设计得如此的不拘一格,生动有趣,令人开怀!好几个女生搂着俺说:我们最记得,别的班正枯燥乏味地读报时,我们班却是老师声情并茂地给我们朗读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啊呀,真是心灵相通,俺的教书生涯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个细节。俺因此而为当年的“与众不同”平添了一点自豪感。
聚会活动持续了一整天,大家的热乎劲儿一直持续着,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要在这一次说个够。俺真没有想到,一个非名牌学校出来的学生,不管现在是何种形式谋生,几十年过去了竟然会表现得如此情深谊长。俺最欣赏的是,这次聚会的“去官僚化”和“去资本化”,使得整个活动显得非常的纯粹和友好。也不知是组委会的同学有意营造的还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此次聚会既没有功利色彩也没有出现攀比之风,的确是非常的难得!
俺想,这样的聚会不可多得令人怀念,最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纯粹和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