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个真正的劳动人民,磨刀老汉
这老人家俺原本不认识的,那日从外面办事返回小区时,在大门口瞧见了他,坐在那似曾相识的简陋的老式磨刀凳子上。哎呀,是磨剪刀的,真是好久不曾见过了,这老手艺。想着家里的菜刀啊剪子什么的,都有些钝了,正好请老人家磨一磨。俺跟保安说,领他进去磨刀,有什么事我负责吧。于是磨刀的老师傅乐呵呵地跟着俺进到了小区的深处。“那保安不让俺进去呢,说怕领导批评。”“没事,俺领你就可以了。”磨一把剪刀2元钱,一把菜刀4元钱,俺立马上楼取下来好几样铁器,看着老人家驾轻就熟、有模有样地磨起来,心里便觉得踏实了。闲聊中得知,他是从河南信阳来惠州投奔儿子的,老两口与儿子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里,月租500大元。“很贵呢,靠儿子收破烂卖钱养家。俺想出来做点事情赚点钱帮帮儿子,便干起了这个活儿。”“您高寿?”“70多了。”“过去俺是打铁的,老了打不动了,就来儿子这里一起过日子。”看老人家身子骨还真结实,像是打铁出身的,就问,怎么干起了磨刀活儿呢?“后来学的,这活儿不累人,城市里又缺人干。”俺们聊得甚为投机,不大一会功夫,他磨出了好几把大大小小的剪刀,看上去老人家的手艺还不错,俺有些满意,便学着《红灯记》里的腔调帮着吆喝“磨剪子来戗菜刀——”,还真有一些邻居前来观看询问。一个级别甚高的离休老干部说也想磨几把刀,就是嫌价钱贵了点。俺看了他几眼,觉得他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月退休金拿9000大元,2元磨一把剪刀还来讨价还价,未免太孤寒(吝啬)了一点。俺劝说道:老爷子,咱们不容易碰到干这活儿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那倒是。那就算便宜一点给我吧。”额的个天呐,人家收费已够低了,还要再便宜给他,真是鲁迅说的,越有钱便越小气。俺在心里颇有点不忿,可嘴上也不好说太多,只是越发的同情这磨刀的老汉了。看着磨刀老汉身上的穿着,没一件像样的,或烂边或穿孔,全都脏旧得很了,俺想起家里的爷们闲置了一些衣物鞋子什么的,还有几成新,何不拿来送给老人呢。于是就取来了,送给了他。老人家高兴得喜形于色,连声道谢。虽然俺送了一点衣物,但心里还是不落忍,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出来用劳动力赚钱,还要看有钱人的脸色。俺很尊重这个踏实劳动、体恤儿女的老人家,同时也为那些有钱而不肯善待劳动人民的所谓“尊贵者”而汗颜。


两个多小时功夫,老人家赚了20多元,很高兴呢。

老人的脸写满沧桑,那笑容带点苦涩,但很慈祥、很纯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