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唠唠,程式化的正剧

(2012-01-11 12:00:35)
标签:

年终慰问

程式化

弱势人群

党政部门

分类: 楚楚随谈

    又是年关了,耳旁总响起一个从权力核心圈被挪移到非权力机构的人物说过的话:看电视里那些领导们去慰问贫困户,个个都是一副施舍的架势,而接受“施舍”的可怜人个个都喃喃自语地说着“万分感谢”,其感恩戴德的情状,使人想起封建社会的臣民跪着叩谢皇帝的样子。此人物自己说,我当权时也去做过样子的,买点米买点油,再封个一、二百元的红包,一大帮的喽啰跟着,叫上电视台的摄像,拍下慰问的镜头到电视里一放,任务就完成了。他一边嬉笑,一边很不屑地向大家伙说着这些好像不着调的话儿,旁的人没有接茬,因为这明摆着是和主旋律唱反调的,有身份的人说说也就罢了,低身份或没身份的人倘若也跟着起哄,还不定会有什么事儿呢。

    俺倒觉得,这过气的大人物此番言语看似说笑,但也并非一贯的假话和套话,倒还的的确确有点人话和真话的味道。兴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人物”在位之时也曾居高临下去慰问过贫困户,也可能觉得此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也可归结为党政部门的伟大政绩呢。离开了那个核心圈,似乎看“庐山”便真切些了,脑子里活跃的也多了些真实的东西,对一些老百姓不齿的事情也便有了些和从前不一样的看法。俺曾私下笑话此君,从天界回到了人间,知道说人话了。

    其实俺此文并非批判“慰问”之事,一个和谐的大社会,对弱势群体是应该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加以重视,合理有效地、公平使用公共资源,让人民大众、让低收入人群在国家资源的二次分配中得到实惠,并将此举常态化制度化。掌权的人对此应该心中有数,这是自己的应当应分,犯不着“做样子”给谁看。如前文说话的那位一样,在被分配参加“慰问”的高官里,或者还有相同看法的,只是已经习惯了格式化、程式化,一时还不可能逆“大潮”而动。事实上他们也只是被体制操纵的“演员”,剧本和台词都是一定的,出格了便偏离了这个“大一统”的体制,那就可能导致“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结局。

    而那些接受慰问的弱势人群,俺觉得应该给提个醒,来慰问的都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手里的红包是从国库里取出来的人民币,而非人家自己掏的腰包,咱们大可不必“感激涕零”、“感恩戴德”,更不能向着“仆人”下跪。反过来说,倒是你们接受“慰问”,给了人家一个上电视的机会,一个写总结的素材;真的说起来,官员们还应该感谢那些因为社会不公造成积贫积弱、却没有逐级上访闹出大动静来的人们呢,这些人特别需要关注。

    当然了,对待贫弱者,有人上门慰问比无人理睬总是要好些的,只是慰问者别拿着应该做的事情大肆渲染、大吹大擂,更不应该拿出一副救世主的模样来。我们的价值体系和道德堤坝太需要实在的人和事了,大家都在渴望减少那些形式主义,杜绝那些假模假式呢。这可能是很多人真实的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