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住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官方和民间对此都很以为然,因为这个小地方能和一个国家级的大文人沾上边,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呢。近几年里,官方利用
苏东坡的字号,大作旅游的文章;老百姓呢,在私下里也传说着渲染着苏东坡搞笑的故事。其中有一二则,很能说明苏老先生的睿智、幽默却又不失敦厚、乐观。
传说被贬谪到惠州的东坡大学士特喜欢喝酒,但在家独饮怕准老婆王朝云唠叨,于是,想喝酒的时候,就跟那佛印和尚约好,各自带上酒肉到停泊在东江沙的木排上就着月色对饮,饮他个一醉方休。可木排停在江心,岸上的人不可直接上去,怎么办呢?东坡自有妙计。傍晚,他蹑手蹑脚来到江边,两手做喇叭状向江中喊道:“秃驴何在?”佛印在木排上的小屋闪了出来,回曰:“东坡吃草。”对上暗号后,木排上放下小筏子,接东坡上去大快朵颐。在这一带放排的排工都跟他俩混熟了,又都是爽快人,便总是给两位泡一壶最好的春分茶伺候着。佛印口占一句:“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苏东坡虽塞得满嘴是肉,也边嚼边对:“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看着“革命生产两不误”的大学士,和尚佛印气不打一处来,便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嚷嚷:水流东坡诗(尸)。东坡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即刻就反应过来,顺势把手上的骨头扔给木排上的狗,也大声念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自此,惠州的民间就有了这样的一幅趣联:狗啃和尚骨,水流东坡尸。
又一次,东坡与佛印在碎西湖旁边吃醉了酒,趁着月光,两人沿着貌似铁路的小道摇摇晃晃地往东莞方向走去。东坡说:“怪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楼梯!”佛印答:“就是,连扶手都特别低!”东坡说:我现在是“竹刺藤梢步步迷”;佛印曰:俺如今要“半醒半醉问诸黎”。老百姓告诉他俩:你们走错方向了,“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再一次,一个官吏模样的人骑着马在现如今叫做仲恺高新区的方位游春,因贪看风景迷了路。恰巧遇到醉酒回家的苏东坡。官吏连马也没下,就问:“喂!东新桥怎么走?”
东坡很不耐烦地回答:“我急着到麦地看个稀奇事,没有工夫搭理你。”
官吏鄙夷地说:“去,麦地能有什么稀奇事?”
东坡说:“一匹母马下了个牛犊,你说稀奇不稀奇?”
官吏说:“怪了,它怎么不‘下马’呢?”
东坡没好气地回答:“谁知道那畜生为啥不‘下马’!”
加载中,请稍候......